变特色优势为发展优势 台儿庄区实施城市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枣庄日报 2018-09-20 09:07 大字

刘恒震 黄浩 贾礼章

近年来,台儿庄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台儿庄古城重建的机遇,主动融入枣庄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大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成功摆脱了靠资源发展的路径依赖,走出了以文化旅游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引领城市转型的新路子。今年上半年,该区生产总值增长6%,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增幅均居全市首位。

发挥古城龙头作用,城市转型闯出新路

由于人口少,内在消费能力不足,服务业滞后成为台儿庄的一大短板,古城的恢复重建,为服务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

台儿庄古城试运营后,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荣获“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在旅游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快速提升。为更好发挥古城龙头带动作用,该区提出“全力支持服务古城”“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古城”,集中优势资源、精干团队,着力打造台儿庄古城品牌。

自古城开城以来,全区累计接待游客4200万人次,去年游客量突破1000万人次;全区3A级以上景区发展到6家,培育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省级旅游强乡镇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1个,省级特色村、农家乐、示范点等70余家。全区宾馆酒店由2011年的30家发展到120家,接待床位由不足600张发展到12000张,旅游旺季经常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

近年来,该区服务业占GDP比重每年保持2个百分点增幅,在吸纳社会就业、促进群众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旧动能转换迅速,传统产业“发出新枝”

台儿庄区面对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结构重化的实际,坚持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技术改造、产品更新等方式,推动造纸、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该区造纸产业,过去规模小布局散,产品以低端包装纸为主,效益低污染重,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技术改造,先后关闭9条造纸生产线,淘汰落后产能12.6万吨,造纸企业个数由12个整合到5个,新增造纸产能70万吨,平均万吨产能占地不足3.3亩,吨纸耗水、耗电、耗汽分别下降33%、21%、17%。目前,全区造纸总产能达100万吨,发票纸、滤芯纸、装饰原纸等特种纸占70%。纺织产业,引进青岛纺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青纺联台儿庄产业基地,新上了联润新材料等项目,形成了35万锭高端纱线、3000万米牛仔布、4000万件服装生产能力,成为国家纺织新材料纱线产品开发基地、全省高端纺织产业示范基地,传统产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化工产业,以丰元化学为龙头,形成了工业草酸——精制草酸——草酸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16年初,丰元化学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发行,实现了全市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同时,该区着力培育锂电新能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以丰元化学、华亿比科为龙头的锂电产业聚集区基本形成,两年内将达到100亿元产值;依托1000万吨旋窑水泥产业基础,与三一重工合作建设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古城药典博物馆健康产业园投入运营,美国汤姆公司微环境护理项目开工,与修正药业合作的全国最大的宠物用品基地项目即将落地,新的动能正在逐步发力。

台儿庄区还主动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采用柔性引才的方式引进高端人才,借助“外脑”弥补人才短板,努力实现由技术人才洼地向创新发展高地的蜕变。目前,全区已建立省级以上研发中心8个,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7人。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缪昌文教授合作建立了鑫金山机械院士工作站,是山东省破碎行业唯一一家。联润新材料在多功能纱线研发方面掌握核心技术,代表全国高端纱线的发展方向,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1项研发项目工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3项工艺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1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1%,比2011年提高3.9个百分点。

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该区是传统农业区,全区耕地面积50万亩,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但由于传统种植模式的限制,农业效益低、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近年来,该区顺应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立足产业基础,提出建设食用菌、设施蔬菜、莲藕水产品等“八大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努力让农业有效益、农民有奔头。经过多年持续不断努力,目前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0.3万亩、规模经营比例49.3%;特色种植面积达到8.1万亩,“三品一标”达到39个、名优农产品品牌26个,获批山东省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加快农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旅游综合体建设,建成国家3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个,被评为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436元,比2011年提高5269元,年均增长9.6%。

民生事业基础扎实,群众更多获得感

台儿庄城乡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欠账较大,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更多获得感。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也曾经是台儿庄的一大短板。近年来,该区着力实施了教育振兴计划,投入13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引进高职学院,建立了从幼教到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完整的教育体系,学校改薄、化解大班额走在全省前列,近两年在全市教育考评中位列第一,学生陆续回流,在校学生由2011年的2.8万人发展到现在的4.6万人。该区的均衡教育工作得到国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

台儿庄地处省际边界,交通基础设施欠账大,群众“出行难”问题比较突出。2013年以来,累计投资12.54亿元,持续开展道路建设攻坚,新建改建城乡道路482公里,是上一个五年的3倍。投资7亿元的省道234沂台线南延工程,是建区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目前正在建设,年底将竣工通车。全区开通公交线路10条,在全市率先实现镇(街)公交全覆盖,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该区在全省最早设立了农民就业办公室,以发展来料加工业为抓手,在农村兴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截至目前,来料加工业已覆盖全区341个自然村(居),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达到671人,从业人员达到5.2万余人,年发放加工费3.5亿元,人均年加工费收入6000余元。

台儿庄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2012以来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19个,动迁1.1万户140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化小区37个143.6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区道路58公里,铺设各类地下管网95公里,改造建筑立面36万平方米。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区“村村通”达到585.3公里、“户户通”达到208.8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15万人,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改造农村旱厕25614户,改造农村危房1057户,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近年来群众满意度调查满意率逐年提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台儿庄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加快建设自然生态宜居宜业台儿庄,努力做出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更大业绩。

新闻推荐

上半年楼市“供不应求”,中介卖号、捆绑销售......乱象堪忧枣庄11部门联合喊打楼市乱象

随着枣庄新城城市规划的日益成熟完善,“扎堆住新城”成为很多置业市民的优先选择。在当前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不断趋冷...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