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组“非遗”项目亮相古城

枣庄日报 2018-06-11 10:47 大字

来自北京的中幡表演枣庄市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木板年画制作河南河洛大鼓说唱表演

本报记者 刘明 王兆虎 摄影报道

6月9日是全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上午,由省文化厅、市政府主办的以“传统文化创造未来”为主题的首届大运河非遗优秀项目展演在台儿庄古城盛大开演。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八省市的大运河文化带的优秀非遗项目在台儿庄古城轮番上演,让观众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次展演活动以传承和弘扬大运河文化为宗旨,以沿运城市传统非遗项目为载体,目的是依托京杭大运河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大运河沿岸城市非遗项目展演活动,扩大宣传,促进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交流,提升社会和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使大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与创新。

本次非遗展演历时十天,将有30多组“非遗”精品项目在台儿庄古城的参将署、谢裕大茶行、复兴广场、歌风楼、关帝庙、菩提寺、天齐庙等地点亮相。据主办方介绍,展演的非遗项目主要包含民间舞蹈、曲艺、杂技与竞技、民俗类等。其中,来自北京的中幡表演就是一种体育与娱乐、力量与技巧结合的传统非遗项目,有几十种套路与动作,场面壮观刺激;而河南的河洛大鼓是一种以说、唱为艺术表演手段,叙述故事、表达思想感情、歌唱社会生活的传统音乐形式,其别具一格的音乐形态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深受观众喜爱。

本次展演活动让观众体验到大运河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对于增进大运河流域文化交流,促进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着积极作用,也为深化运河沿线城市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同时,也让全国各地的游客多方面了解古城昔日的繁华盛世和大运河的多元文化。

新闻推荐

山亭织密考生饮食安全“防护网”

本报山亭讯为保障中高考期间饮食安全,山亭区食药监局早部署、早行动,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346人...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