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峪村里党旗红

枣庄日报 2018-06-04 10:10 大字

本报记者 张孝平 苏兢

硬化的水泥路像条条玉带,通到每家每户;盛开的石榴花像火焰般跳动,洋溢着幸福欢乐的气氛;体现民俗风情的大幅壁画,装点着乡村的美丽与富足……这是记者5月31日在枣庄高新区兴城街道杏峪村看到的景象。

近年来,杏峪村在高新区及街道的支持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凝聚民心,推动乡村振兴,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扶贫项目初见成效,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走进杏峪村委会大院,“忠心、实心、用心、热心、公心”的“杏峪精神”,“带着责任创事业、带着目标抓增收、带着方法破难题、带着感情搞服务”的“干部‘四带\’要求”,醒目地张贴在办公楼墙壁上,时刻提醒着杏峪村的党员干部们不忘初心,为村民解难题,带群众奔小康。

村支书张继宝介绍:“我们支部完善了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两议两公开一监督等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机制,凝练出特有的‘杏峪精神\’,为37名党员共计34户悬挂‘共产党员家庭\’牌,亮出身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去。”

他们成立了党员先锋突击队,每逢抢收抢种、防火巡逻以及抢修生产路、清扫绿道等关键时刻,鲜红的突击队旗随风飘扬,树立了党员形象,凝聚了民心。

杏峪村党支部把群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这个村地下水位较低,用水一直依赖山泉水,干旱时节存在用水难问题。村党支部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和邻村协商,巧妙地采取“借地打井”方式,在小吕巷村打井,通过自来水管道输送到每户村民家中。

“往年干旱时都要到外村拉水,现在只要拧开水龙头,24小时都有水,党支部确实给大家解决了大难题。”80岁的村民张明佩高兴地对记者说。

市派第一书记梁锋的到来,也为杏峪村加强党建促发展带来了新鲜活力。在街道及各级部门的支持和梁锋的协调下,去年以来,杏峪村争取资金98万元,协调资金540万元,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他们修建了近5公里柏油路、26000平方米水泥路,硬化道路通到家家户户,安装了57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行路难问题;为460户村民更换了用电线路,改造旱厕2处;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对垃圾沟进行了清理;投资6万元成立公共活动中心,建设了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群众阅览室、儿童学习天地、棋类健身室。

为解决30户贫困家庭的脱贫问题,发展致富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杏峪村党支部本着“扶贫项目一不破坏生态、二立足实际、三不能有短期思想”的原则,经多方考察,确立了食用菌大棚养殖、花椒种植两个项目。

“在项目建设中,党员义务出工,光食用菌大棚搭建工钱就节省了1万多元。8000个菌包的卸运,从下午两点直忙到夜里九点,也全部是党员义务奉献。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梁锋感慨地说。

两个项目共投入11.6万元,目前已收益6.76万元。同时,杏峪村利用村委、村公共活动中心屋顶建设4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截至目前已收益2.5万元。扩建杏园、建设食用菌研究基地,也正在积极进行中。

依托自然条件、交通区位优势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杏峪村还启动了古法酿酒、花椒煎饼等项目,发展乡村旅游。

“我们请来河南新乡的酿酒师傅,利用村里山泉水质优良的优势,采用古法酿酒,酒味醇香浓厚,欢迎游客们前来欣赏乡村美景,品味美酒佳酿。”张继宝打起了“广告”。

党旗红、风尚美、环境美、和谐美、风景美,在党建引领下,杏峪村“一红四美”的道路,会越走越宽阔。

新闻推荐

见到妈妈啦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对于留守娃来说能够听到妈妈的声音见到妈妈的面容,是比收到任何礼物都高兴的事,日前,枣庄供电公司市中客服...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