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牌 新内容 新平台 新活力 薛城唱响群众文化活动“四季歌”

枣庄日报 2018-05-11 10:44 大字

本报薛城讯 近年来,薛城区坚持从文化立区、文化强区的战略高度谋划文化工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打造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知名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四季文化活动”为引领的新路子。

创新思路,打造群众文化活动新品牌。该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百日消夏文化活动”被省文化厅评为“社会文化活动知名品牌”。为提高文化惠民的覆盖面,营造浓厚文化共享氛围,该区按照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的基本思路,以广大群众为主角,启动了“春夏秋冬”四季主题活动,依托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体小广场,逐步形成“15—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搭建“没有围墙的剧场、永不落幕的舞台”。

拓宽渠道,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新内容。该区坚持以“文化惠民”为主题,借助春节、国庆、中秋等时间节点组织各种活动。进入农历腊月,组织开展“送戏下乡·百场演出”、民间游艺队伍大拜年、“非遗”民俗展示、“新春送福”写春联进万家等特色文化活动。每年6月底至9月底,在铁道游击队纪念广场举办“百日消夏文化艺术节”活动,历时3个月,每周末举办两场文艺演出,同时开展电影消夏文化节,在社区广场等地开展流动电影放映。组织开展薛城区邻里文化节,该区7个镇街242个村(社区),以“和谐邻里 幸福薛城”为主题,举办邻里串门认亲、寻找薛城好邻居、邻里美食秀等各类文化活动,形成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人人都参与”的生动文化局面。结合“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利用农闲时机,开展“文化下乡暖冬行”活动,重点展示庄户剧团在送戏下乡活动中推出的优秀节目,在镇街驻地和村庄、敬老院、集市等场所开展巡回演出,同时在演出现场通过设立展牌和实物展示等形式,向基层群众展示该区文物保护、非遗保护的工作成果,让群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完善设施,搭建群众文化活动新平台。近年来,该区加快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提升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小广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尤其是实行“以奖代补”扶持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各级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了村村有文化活动场地的良好局面。目前,该区7个镇街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设有文艺排练室、辅导培训室、图书阅览室、书画交流室、游艺活动室、电子阅览室、非物质遗产展厅、多功能厅,配套建设了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文体广场。各村居(社区)利用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建成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46处。

培养人才,激发群众文化活动新活力。该区注重加强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大力挖掘民间优秀艺人,将其组织到全区文化活动中来,不断丰富和壮大全区文化人才队伍。先后指导成立了奚仲艺术团、长青艺术团、快乐大本营艺术团等各类艺术团体109个,排演了快板说唱《“双包双联”惠民生》、碟筷说唱《文明社区》、表演唱《中国梦·薛城赞》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32个,创作反映群众生活变化的《红色记忆》、《打工奇遇》等作品12部。同时,借助文化馆、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组建舞蹈队、腰鼓队、秧歌队等各类群众文化队伍210支。每年聘请专家对业余文化队伍在舞蹈、腰鼓、戏曲、音乐等项目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升业余文化队伍的艺术素养。各类文艺团队还经常在村居自创自编自演节目,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记者 姜爱民 通讯员 王叶蓁 季桂如)

新闻推荐

枣庄市老干部局调研组来滕调研

本报讯(记者甘甜)5月8日,枣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丁新胜一行来滕,调研离退休干部社区文化养老、社区党建情况。市领导马峰陪同调研。丁新胜一行实地察看了科圣路社区、辛庄社区等...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