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泉“水楼子”
记者 杨军 孙明春 文/图
1938年,日军占领枣庄,枣庄煤城沦为腥风血雨的人间地狱,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沾满煤矿工人鲜血的一件件罪证。至今,枣庄中兴煤矿仍保留着多处历史遗迹:中兴公司旧址、大井架、白骨塔、过车门、老洋行、枣庄老火车站等。十里泉“水楼子”也是其中一处。
记者近期采访了枣庄市十里泉村一位铁道游击队员徐德喜的儿子徐继文,得知在十里泉村,有一处日军侵略枣庄时遗留下的“水楼子”,因为地处偏僻、隐秘,鲜为人知。2011年,这里曾被枣庄市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日军侵占枣庄的历史遗迹,它向世人提供了日寇侵华的有力罪证。
在枣庄市的南郊,有一个叫十里泉的村子,在历史上就曾是一方异彩纷呈的水文胜境。据《峄县志》记载:十里泉景点,历代沿修。元代(公元1298年)峄州知州王天祥“开田浚渠、灌溉四郊”;明嘉靖年间,峄县县令许宪,重建殿宇,修饰一新;清代(公元1777年),峄县知县张玉树进行大规模的翻新扩建,并清淤扩池,调河挖渠,把许池绿波的自然美与泉乡农家的庄田美综合布局,达到华丽壮观的最佳境界。十里泉由珍珠、贯珠、东珠、玉珠、岭雨、鼎沸、金华等泉汇集而成,据说数百年来未曾出现过干涸,乾隆年间曾有人想引十里泉水入运,以利行舟,可以想象昔日泉水之盛貌,又加之风景优美,池中建有一条用石板搭成的九曲桥连接湖心亭,池四周分布水榭亭阁,北有大佛殿,西有关帝庙,东有荀卿祠等。十里泉因喷涌不息的泉水和优美的风景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文人骚客浏览的足迹,成为枣庄著名的历史文化区域。
到了近代,外国列强都垂涎十里泉这块风水宝地,德国人早先就在这里修建了水楼。德国人走后,中兴公司又开发十里泉水源,同时建造泵房、安装设备、铺设供水管网,将十里泉水送至西沙河水塔,向北部矿区供水,当地的村民把这个地方叫做“水楼子”。
1938年,日军侵占枣庄,又把持了这座水楼子,并重新修整启用。当时的枣庄中兴公司矿区生活用水都是从这里输送,因此,这座水楼是驻扎在矿区日军的要害据点。
记者来到十里泉村,探寻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由德国人建造的“水楼子”。它位于十里泉村的北部,一条小道弯弯曲曲,直通这个区域。一片废弃的厂区,一扇铁门严实地锁住了这所院落,有一位老人留守看管。由于时隔久远,地处荒郊野外,这里很少有人过问,大多数人不知道它的来历。记者仔细查看,整个院落呈四方形,拉有围墙,树木繁茂,水源充足,房屋排列有序。大门右侧,一间楼房斑驳的屋山上镶有一块铜匾,上面刻有“中兴煤矿公司历史遗迹”字样。再往里走,南北对列两排机房,门窗都已被拆卸,这两间机房一间是泵房,一间是蓄水输出管道,里面的所有机械被拆,残墙断壁内留下的只有破损的水泥底座台阶。这里的水泵房有的是用大青石砌垒,有的是用窑砖,结构工整、牢固,严密、坚实,如果不是人为地去拆卸,想必会保留得更完好。“水楼子”的南面,低矮的围墙下,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溪,水流清澈,没被污染,据说是当时往中兴公司输水的水源。
据铁道游击队队员徐德喜之子70多岁的徐继文老人介绍,在抗日战争时期,铁道游击队接上级的指示,要合力配合大部队的行动,对日军据点要逐一进行打击,这座为日军供水的水楼子,被列为袭击的重点。当时水楼里驻扎着一个连的日军,且把守严密,戒备森严。经我方侦查,要想攻破它必须组织精兵强将,采取出其不意突然袭击,将其攻破,达到扰乱甚至中断日军矿区正常供水目的。铁道游击队把攻打水楼子的任务交给了当时任长枪队排长的徐德喜,事先,他带领几个队员来到了十里泉村水楼子附近,进行秘密侦查,发现水楼子南隔一条小河,水楼子有两座,一座是机房,一座是用来蓄水和输送管道的,日本军围绕水楼四周设岗把守。徐德喜和队员们把侦查的情况向大队汇报后,决定择日突袭。
一天,徐德喜带领一排人迅速来到了水楼子的南岸,在相距二、三十米的地方朝着日军突然开枪射击,出乎预料,把持的日军一听到枪声,就仓皇地逃窜了。徐德喜和队员们越过河道,占领了日军的水楼子,迅速地到达机房切断了水源,给矿区的鬼子以致命的打击。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3日,全省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枣庄市举行。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左毅出席并讲话,副市长刘吉忠出席并致辞。刘吉忠在致辞中说,枣庄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