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声声,奏响斗城村脱贫乐章

枣庄日报 2018-03-26 11:00 大字

本报记者 张孝平 通讯员 宋伟 马达声声逐日暖,奋斗人生幸福长。3月18日,在山亭区桑村镇斗城村农田里,伴随着“突突突”的马达声响,拖拉机拖曳着马铃薯带芽播种机来回穿梭,一幅繁忙的“铁牛闹春图”铺展开来。 48岁的留守妇女陈宝兰坐在播种机上,正紧张有序地安插分切成块的带芽土豆。机械所经之处,开沟、施肥、播种等工序一气呵成,黄褐色的土地上顿时勾画出两条绵延整齐的平行线。 陈宝兰向我们说起机械化播种的好处:“过去靠人力种土豆既费工又费力,十个人辛苦一天才能种个七八亩地。现在有了李书记争取的播种机就不一样了,一上午功夫俺三个人就种了四亩多地,一亩地光工钱就节省不少于四百元!”陈宝兰告诉记者,自打村里来了第一书记并且成立了农机合作社,有了这些“铁牛”助力,大伙对脱贫就更有信心了。 斗城村位于桑村镇政府西南5公里处,该村为省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77人,全村耕地3200余亩,人均1.05亩,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马铃薯和小麦,两季耕作。村集体经济条件非常薄弱,收入几乎为零。去年春天,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为他们派来了第一书记李文全,村庄发展有了转机。 驻村后,李文全着眼村庄长远发展,扑下身子抓调研,因地制宜,慎重筛选产业扶贫项目。他先后考察了食品包装、光伏发电、农机合作社等项目,广泛征求党员、群众、贫困户意见,组织村两委干部反复商议讨论。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最终敲定走农机合作社扶贫的路子。 说干就干。去年5月22日,桑村镇城顺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随后,李文全结合斗城村种植结构和耕地情况,制定了具体工作实施计划,利用40万元的扶贫资金为合作社购买了2台三行玉米联合收割机、2台150马力大型拖拉机、2台深松机和2台高箱旋耕机。 合作社投入运营后,正赶上秋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机械一显身手,当季便实现经营性盈余约5.1万元,同时还获得政府以奖代补奖励6.7万余元。如此一来,合作社的经营让扶贫资金实现了“富水长流”,加上村民捐资,去年底合作社资产迅速达到80余万元,为支持农业生产、资助贫困户解困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集体经济壮大、发展公益事业注入了“活水”。 “这些‘铁牛\’,如同为俺村发展装上了强引擎。去年秋忙两个月,就为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贫困户每人分红200元,还给村民收种提供了方便。”村党支部书记邱传付禁不住夸赞,“今年春种,有了这些铁疙瘩,村里近1000亩的土豆田就可以省下30多万工钱呢!”

新闻推荐

枣庄供电连续两年荣膺全省电网工程建设立功竞赛先进单位

3月13日,从山东省“特高压入鲁”重点工程建设立功竞赛表彰大会传来喜讯,国网枣庄供电公司荣获电网工程建设立功竞赛先进单位称号,这是该公司连续两年获此殊荣。1000千伏枣庄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