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情倾球场 师爱如山 ——记山东省优秀篮球教练员李允强

齐鲁晚报 2018-01-05 14:08 大字

枣庄的冬天格外寒冷,室外温度有时能达到零下十几度。早上五点,天上还一片星,人们还在熟睡的时候,李允强就早早起床,来到操场上等待他的队员。作为学校篮球队的教练,九年来,无论寒暑雨雪,每个早晨,在学校的操场上都有李允强和孩子们摸黑训练的身影。

文/片本报通讯员韩业春

从“李教头”

到“金牌教练”

李允强今年37岁,1999年毕业于枣庄师范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现为东方国际学校体育教师,兼校篮球队教练。2009年,李允强开始执掌校篮球队,当时的校队刚成立没多长时间,苗子少、纪律散、成绩差,也很少有孩子能考上像样的高中,几乎没取得过什么荣誉。面对这样一支队伍,李允强本身就感到压力很大,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他开始训练不久,队里一个身体素质和个人技术都不错的孩子,有的家长怕呆在这样的队伍里影响前途,竟然把孩子调到了别的学校。这不仅让其他家长和老师们对这支球队失去了希望,也让孩子们对教练的能力产生了质疑,从而对整支球队失去了信心。那时的李允强暗下决心,一定要打造一支作风强、技术硬、成绩好的篮球队,重新建立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每天早5点就开始的训练任务雷打不动,无论暑假还是寒假,每天的训练时间不少于8小时,从那时起,孩子们都管他叫“李教头”。

凭借优异的成绩,李允强荣获山东省优秀教练员、是枣庄市第七届青年联合会委员;枣庄市第八届全民运动会中夺得十枚金牌;初中男子篮球队九年六次夺得峄城区冠军,两次枣庄市冠军一次亚军;2013年获得“枣庄好人”荣誉称号,2017年获得峄城区委、区政府嘉奖;队中的40多名优秀学生被枣庄一中、枣庄三中等重点高中录取,20多名考入全国重点大学。执教球队以来,李允强手里记了二十几本厚厚的笔记,里面有他所带过的108名队员的技术档案,每一名队员每个月的投篮命中率、折返跑等技术指标都用图表进行了详细记录。在这些荣誉的背后,凝聚着李允强艰辛的付出,凝聚着他对体育事业和他的孩子们热烈的爱。

由“师爱”到“父爱”

由于篮球队里有不少是农村孩子,这些孩子家境贫寒,情况也很特殊。李允强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队里有个孩子叫李加夫,父亲早年病故,是个单亲家庭。2014年,李加夫自已找到李允强,说自己喜欢打篮球,希望能够入队跟训练。李允强当时并不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只是见孩子个头矮小、身子比较单薄,技术也一般,就没同意。执拗的李加夫第二次又来找,李允强就说喜欢打篮球可以课下找他交流。从那以后,李加夫每天都到训练场观看队员们训练,李允强怕时间长了影响孩子学习,就找李加夫谈心,劝他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不要辜负父母期望,当时李加夫流下了眼泪,李允强这才知道李加夫生活在单亲家庭,家又在农村,生活十分困难。或许是出于同情,李允强破例收下了这个孩子。

李加夫训练十分刻苦,每天都要比其他队员多训练一个小时,进步非常快。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李加夫经常早训迟到,有时还请病假,有一次李加夫又请了病假,有个孩子告诉李允强:“李教头,李加夫没病,躲宿舍偷懒呢。”李允强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就跑到宿舍找到李加夫,厉声质问他为什么不去训练。

原来,李加夫买不起新球鞋,仅有的两双球鞋都露出了脚趾,他怕同学们笑话,就不想去参加训练。李允强这才发现李加夫床下放着的两双又破又旧的球鞋,顿时心生内疚,自己平时竟然没注意到。“可是李老师,我并没有偷懒,我每天夜里都自己跑到操场上训练三个小时!”李加夫说,李允强当时一听,眼框就湿润了,心里想,这是个要强的孩子。从那天开始,李允强就特别关照李加夫,给他买球鞋,买运动服,孩子身体单薄,营养不好,他隔三差五的带孩子出去开小灶,后来,干脆把李加夫接到自己的宿舍来住。

2016年10月26日,那是个令李允强难忘的日子。那晚训练结束后,所有的孩子突然迅速的离开了训练场,其中一个孩子留了下来,拉着李允强去更衣室,说有事商量。一进门,所有的孩子突然跳出来,大喊“李教头,生日快乐!”李允强这才发现桌子上摆了一个生日蛋糕。李允强当时高兴的不得了,但最让他感动的是孩子最后每人给他的一张许愿卡,别的孩子写的都是“祝李老师工作顺利”这样的话,李加夫塞到他手中的卡上只有四个字“父爱如山”,李允强当时就觉得手上和心里都沉甸甸的,感动的掉下了眼泪。李允强用自己的辛勤付出,赢得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拥护和尊重。

新闻推荐

枣庄市启动“企业上云”行动

本报讯1月3日,全市“企业上云”启动暨枣庄工业云上线仪式在鲁南大数据中心举行,副市长张成伟出席并讲话。张成伟指出,“企业上云”是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要举措,推动“企业上云”,是促进企业更...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