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垂名数子洲 为《子洲县志》出版点赞
张世民
1944年春,陕甘宁边区政府为纪念革命先烈李子洲而设立子洲县。李子洲早年进入北京大学求学,作为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创办了陕西旅京学生组织“共进社”及《共进》半月刊。他长期从事革命教育事业,曾担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并部署领导了清涧、渭华等地的武装起义。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两卷本《子洲县志》,在首轮县志的基础上踵事增华,以227.8万字的巨量篇幅,全面、系统、科学地记述了子洲县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这是一部会通性的县级志书,更是一部饶具文化气息的精品佳作。
从取材而言,子洲县的诞生迄今只有76年,但《子洲县志》却穷尽其追源溯本的巨大功夫。编者立足当代,竭力追溯历史,整合文脉,梳理地情,显示了以县为本的著述思路。对于下限时段的基本格局,作者力求写清脉络,而对于各项事业的发端,则力求穷尽其历史渊源。其中纪事编分两章,一则用编年体叙述历史事件,一则用纪事本末体实录要事,在重大叙事上穷源究本的思路,恰恰是其最鲜明的叙事特色。志书必以叙事为务,具体叙事效果如何,也是衡量志书使用价值的基本尺度。
从区域而言,子洲县的地域整合为时甚短,但在兼容并蓄方面却别开生面。陕北谚云: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子洲则兼而有之。如此定义,并非掠人之美,而是强调其县域抟成之际,兼容了绥德、米脂、清涧、横山等县区各一部分,因而逐步凝聚出相应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脉。举社会生活为例,编者指出“子洲群众多居住窑洞,爱吃捞饭、钱钱饭、绿豆米汤等小米食品,爱吃揪片白面、饸饹、杂面等面食,爱吃猪肉翘宽粉、羊肉炒细粉,也爱吃油糕、油馍、黄馍等风味食品。穿着不爱奢华,但很整洁”。由此进一步强调,“子洲文化是多元的、大气的、绚丽的、进取的,在陕北很有代表性。”话语之间,充满了厚爱与雅致,也常存引人入胜的阅读效果。
从文化而言,子洲县僻居一隅,但其浓郁的陕北文化风味却引人关注。《子洲县志》编者群,大都是围绕在县办《陕北文化》刊物周边的乡土知识分子,其中以张俊谊、董万寄等地方人士为代表,他们既谙练陕北风土文化,又有较强的致思动笔能力,力求眼到、手到、脚到、想到,从而得心应手,“我手写我心”,较之普通笔杆子更有文化人的深远情思与精神境界,因而这部志书的地域特色鲜明,文化风味浓郁,蕴涵有一种不可掩抑的书卷气息。其中不少具体编撰理念,都有一定的学术渊源和话语基础,值得肯定。
从体例而言,《子洲县志》分上下卷,属于大编体。上编涉及《概述》《纪事》《地理》《经济管理与监督》《农业》《工业·商贸》《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党派·政协·群众团体》,下编涉及《政权》《政务》《文化》《艺文》《社会》《人物》及《杂录》等,序跋完整,索引规整,其中《地理》兼顾沿革地理与自然地理,《政权》兼顾地方国家权力机构、人民政府、检察、法院及军事等,其综合性均比较强。而揆诸重点,其中《文化》《艺文》两编容量特大,社会部类也相当隽永,方言谚语记述标准,故虽有轻重之别,却也各具优长。这一篇目设置,从部类而言是完整的,从内容而言有所区别,也贯穿了编者不可复制的设计思路。
从现状而言,子洲县虽刚刚摘掉贫困帽子,但其后发潜力和发展动能令人感触良深。子洲县原属黄土高原、革命老区,但其革命的基础却是贫穷的农耕环境。在现代化、工业化的浪潮中,子洲县如何锁定富民强县新目标,寻求自身发展新路径,仍然是一道无法规避的重大现实命题。有一首民间歌谣如此唱道:“子洲本是米粮川,到处都有土特产。小米杂面黄米馍,馃馅香酥炉馍馍。”这只是农耕环境下的期待与满足,在新时代环境下子洲县如何突围,如何迎接新的历史性变化?这部《子洲县志》为人们提供了这一变化的历史基因,但其未来的发展和趋向,却更值得注意。相信这部县志在子洲县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必将进一步发挥隽永而深刻的资政、存史和教育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任勇报道近日,子洲县苗家坪镇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业务培训,全镇77名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参加培训。据悉,该...
子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子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