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托起致富梦 子洲县种植中药材助力农民脱贫增收侧记

西部法制报 2020-07-11 00:43 大字

本报记者黄宝山

“别小看一根黄芪,它帮助咱子洲县农民脱了贫、致了富,过上了好光景。这要感谢党的好扶贫政策,感谢各级好干部助力扶贫咧。”7月3日下午,记者随同“重走红色新闻路”陕西日报全媒体行动采访报道组在榆林市子洲县了解该县黄芪产业发展情况时,马蹄沟镇三皇峁村村民55岁的吴彩京高兴地说。

子洲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素有“千年药乡”之美称。子洲县是陕北地区中药材种植主产区,也是全国药材的重要产地和集散地,全县共种植各类中药材23万亩,其中种植黄芪就达15万亩,每年每亩平均收入1560元。

近年来,子洲县委、县政府把种植中药材作为农民脱贫增收、发展山区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初步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加工和营销为依托、农民增收为目标的产业开发体系。随着中药材产业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子洲县已发展起天芪、天赐、鼎盛、富发、秦北、永盛、永旺等7个龙头企业,年收购黄芪4000吨,加工黄芪成品1000吨,平均每吨收益3万元。同时,黄芪切片、黄芪茶及其他中药材,还销往河北、山西、山东等省的中药材市场和中成药加工企业,并远销港澳,以及东南亚地区、日本、韩国、欧美等地。据了解,全县已有4000多户贫困户和16500多户非贫困户通过种植中药材受益,并发家致富。2008年“子洲黄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荣膺“陕西十大秦药”之首,2019年“子洲黄芪”入选陕西省地方药材志。

文前提到的吴彩京,是个女汉子,吃苦肯干。她家已种植黄芪多年,有着丰富的黄芪种植经验。如今,她在山坡地上已经种植50多亩黄芪。说起黄芪的种植技术和生长情况,吴彩京面带笑容,如数家珍:“只要人肯吃苦,手脚勤快,一亩黄芪就能有一千多元收入,这比我出去给人家打工强多了,家门口能挣大钱咧。”吴彩京乐滋滋地说。

在子洲县天芪生物科技公司操作间里,一位姓叶的中年女工,正在熟练地将品质好的黄芪切片筛选出来。她笑呵呵地说,从2018年这家公司成立时,就在这里干活了,成了熟练工人。她就靠着这份工作,圆了脱贫梦。

“我们公司重在助力扶贫,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我们对贫困户高看一眼,收购他们的黄芪,收购价高出中药材市场百分之十到十五。算下来这是笔不小的数目,企业虽然吃点亏,可我们企业帮助脱贫,一定要帮在贫困户的身上,温暖在他们的心上。”45岁的天芪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柳志刚的话,令记者肃然起敬。

新闻推荐

苏陕扶贫协作见实效赵寨村又增一项致富产业

本报见习记者王红霞报道5月26日,子洲县电市镇赵寨村的村集体养猪场全面建成,这是赵寨村村民的期盼,也是市招商服务中心和苏...

子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子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