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子洲县社会治安满意率榆林市第一,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勤治善理铸平安

榆林日报 2019-07-25 15:45 大字

政法系统现场交流会曲艺宣传队受到群众喜爱红袖章治安巡逻解决执行难工作推进会平安建设宣传进广场平安宣传法制宣传走进校园

本报记者魏丽娟 通讯员杜娜 郭德

在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中,子洲县社会治安满意率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位居榆林市第一,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连续两年在榆林市政法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这是一份令人欣慰的“成绩单”,一系列的荣誉让“平安子洲”成了一块“金字招牌”。

近年来,子洲县始终将平安建设作为最基本的幸福保障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工程来抓,不断健全机制,强化保障,深入推进平安子洲、法治子洲、过硬队伍、智能化建设,为子洲县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呈现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良好局面。

1、平安时刻在身边——

“四个到位”守护百姓安康

子洲县以“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子洲”为目标,坚持“四个到位”推动平安建设工作。

组织领导到位。该县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平安子洲建设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先后召开数十次会议研究平安建设及综治维稳工作,党政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安排部署到位。子洲县将平安建设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制定出台《子洲县综治安全信访维稳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子洲县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全面夯实各级、各部门抓平安建设工作责任。

督导检查到位。该县围绕重点敏感节点和重点工作,认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扫黑除恶”等专项检查,对督查出的问题及时交办、限期整改,取得良好实效。

资金保障到位。该县充分发挥考核“风向标”“指挥棒”作用,细化平安创建考核细则,对综治成员单位实施分类考核。拿出专项经费对平安创建考核为优秀等次的,乡镇奖励5万元,便民服务中心奖励3万元,部门单位奖励2万元,对位居榆林市后进位次的乡镇直接取消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评优资格,有效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平安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举利剑扫黑除恶——

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经常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市民的刘某,如今身处牢狱,留下悔恨的泪水;无故殴打村干部、家属和邻居,村痞王某被依法刑事拘留并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村民们拍手称快……”这些都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子洲县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取得的成效。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子洲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先后召开10余次会议,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行周密部署、深入推进。县财政每年预算县扫黑办工作经费30万元,各乡镇、各部门扫黑除恶办工作经费由各级各部门全力保障,工作合力不断提升。

该县出台实施方案,建立考核评价问责制度,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纳入全县常规巡察范畴、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目标任务考核内容,对工作开展不力的乡镇和部门单位坚决予以追责。县委政法委、纪委、监察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建立了涉黑涉恶及“保护伞”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反馈机制,不断强化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工作合力。该县还针对容易滋生黑恶势力犯罪问题的12个重点行业领域,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行业热点、重点领域“乱象”整治工作机制。

2017年,子洲县开展打击村痞村霸专项行动、冬春季严打整治百日行动。2018年以来,该县保持高压态势不动摇,以“零容忍”的态度铲除黑恶势力及其滋生空间,先后开展了缉枪治爆、打击非法社会组织、打击新闻敲诈、扫黑除恶“大冲刺40天”等活动,并将严厉打击病残吸贩毒人员纳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范畴,2019年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挖毒源、拔毒根、清毒瘤”活动。

截至6月底,该县共办理“扫黑除恶治乱”刑事案件45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56人;查处涉恶团伙案件2起,打击处理5人;查处涉恶集团案件1起,已逮捕3人;在强大震慑下,5人投案自首。尤其是对民众反映强烈的刘某生、张某军等长期横行乡里、寻衅滋事依法打击处理,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3、“333”禁毒成效大——

开展了10场“利剑”专项行动

禁毒是一场人民战争。自2014年以来,子洲县按照“打三年、管三年、固三年”的“333”禁毒工作思路,出台了规划和实施意见,先后开展了10场“利剑”专项行动,毒品形势得到进一步扭转,社会治安有了明显好转。

子洲县投资20多万元,建成榆林市第一家实体化运作禁毒办公室,投资70多万元在子洲中学建成禁毒教育基地,在各乡镇全面建设社区康复中心,目前已经建立21处,在各行政村大力开展以“美丽乡村,绿色无毒”为主题的禁毒预防教育示范村创建活动。同时,加大禁毒宣传,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宣传,坚持禁毒宣传进校园、进农村,通过一系列全方位的举措,最终实现了打击破案数、强制隔离戒毒数、行政拘留数明显上升,涉毒诱发案件数、新滋生吸毒人数逐年下降的“三升两降”目标。自2015年以来,子洲县破获刑事毒品案件105件,抓获嫌疑人113人,缴获毒品42284.69克,打击力度走在榆林市前列,全县因涉毒诱发的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79%。

4、构筑治安防范体系——

空中有监控 地面有巡逻 农村有联防

近年来,子洲县全面改造视频监控设备,城区主干道、集贸中心等公共复杂场所及重点地区、要害部位新安装探头4200多个,投资160万元建成合成作战中心,全县18个乡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在机关所在地全部安装视频监控,重点行政村安装“平安大喇叭”,建立了“十户联防”,全县逐步形成“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农村有联防”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子洲县在城区率先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从县城社区地域、人口分布情况出发,划分为45个网格,确保应管尽管,区不漏格、格不漏户、户不漏信息,不留死角,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该县加强巡防队伍建设,在城区主干道建立交警、巡警和派出所警力承担的巡逻责任区,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上街面,提高群众见警率,有效防范、及时打击现行违法犯罪行为。各乡镇纷纷建立“红袖章”平安建设巡防队伍,各行政村组织村民开展邻里守望等形式的村级巡防,农村治安环境有了明显提升。

以马蹄沟镇为例,该镇辖区5万多人,拥有49个行政村,但镇派出所只有民警3人,协辅警10人。2017年,马蹄沟组成“治安联勤队”,将每个村的村干部任命为治保员,不定期开展治安巡逻、法治宣传、纠纷调解、社会关怀等综治工作。马蹄沟派出所建立“警政民联创平安群”,将辖区政府干部、治保员、治安积极分子拉入群内,公开办理各项业务,解答群众的疑问,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即可办好手续,受到群众高度认可。两年来,该镇辖区各类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上访量更是大幅度下降,成为子洲县社会治安管理的典范。

5、化解纠纷得民心——

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近年来,马蹄沟法庭在涉案现场、村落、集市巡回开庭45次,所有案件力争做到快立、快审、快结,所审结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为32天。马蹄沟法庭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法庭”。

马蹄沟法庭是子洲县化解纠纷的一个缩影。将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是子洲县平安建设的亮点。近年来,子洲县健全县、乡、村矛盾调处组织、领导干部约访接访机制,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信访积案大化解、信访秩序大整治”专项治理活动、信息研判机制等,努力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2018年,全县进省、去市、来县访同比分别下降66.7%、34.1%、32.5%。

2019年,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子洲县对矛盾纠纷突出的23个重点村进行专项治理,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着力打造“三治融合”示范点,6月,电市镇张家沟村被市委政法委命名为榆林市第一个“三治融合”示范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6、铸造政法铁军——

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意识增强

近年来,子洲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政法系统“践行两学一做、勇做忠诚卫士”主题演讲比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识竞赛,创新开展“五抓五强五提升”活动,并召开“看亮点、树标杆、补短板、促提升”“工作水平提升工程”等现场交流会,政法各部门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意识明显增强。

2015年、2018年,子洲县委政法委荣获全省维稳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7年,子洲县公安局、交警队、司法局满意度位居榆林市第一;2018年,子洲县人民法院在榆林市两级法院执行工作目标考核中名列榆林市第一,获得集体三等功荣誉;2018年,子洲县检察院位居榆林市第一,获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荣誉称号……

子洲县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敢于担当的政法铁军,不断推动警力下沉,广泛开展班子成员“包联乡镇”和“包联村组”“三访五促”、助力脱贫攻坚等活动,下基层、解民忧、树形象。各部门公开便民服务承诺举措40条,“零距离”“一站式”“一条龙”等便民服务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同时,该县强化民警岗位技能练兵和警务实战训练,并组织开展反恐宣传活动和反恐演练。坚持从优待警,在县医院、县中医院开通了民警就医“绿色通道”,落实了工资待遇,广大干警荣誉感和获得感有了明显提升。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新闻推荐

有黑必扫除恶务尽榆林在行动

省委扫黑除恶第七督导组督导榆林市工作动员会。整装待发的榆林公安。榆林公安干警在摸排线索。本稿照片均为资料照片本报...

子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子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