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发展山地苹果产业 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农业科技报 2019-07-11 10:02 大字

近日,陕西省苹果“北扩西进”产业扶贫促进会在榆林市子洲县召开。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省果业中心主任高武斌参加会议并讲话,榆林市副市长马秀岚致辞。会议肯定了榆林市山地苹果稳步发展成绩,并对榆林的山地苹果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立足产业转型升级,审时度势,认真研究全市资源、生态、产业特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抓住陕西省苹果“北扩西进”和实施“3十X”工程战略机遇,在南部丘陵沟壑区发展百亿级苹果产业,构筑了榆林苹果产业发展与陕西省苹果大格局融为一体的宏观有利态势,夯实了南部山区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探索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径。

榆林市按照“政府行业引导、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能人大户示范、集中连片发展”的思路,每年整合项目资金1亿元,年新增优质山地苹果10万亩。截止2018年底,全市苹果面积发展到90万亩,苹果总产量45万吨,实现产值27亿元。逐步成立了榆林山地苹果试验站、陕北山地苹果专家大院,制订了《榆林山地苹果技术规程标准综合体》,建成国家级标准园2个共1000亩,认定绿色果品基地28.7万亩、有机基地1.4万亩。

当地政府与陕西果业集团合作,成立陕西果业榆林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在子洲、清涧、绥德、米脂、横山、佳县、吴堡、靖边8个基地县设立分公司。全市成立市级以上果业龙头企业26家,专业合作社890家,果品加工企业20家,果品营销企业12家,关联加工企业22家。建成各类果品批发市场17个,产地集散交易市场14个,果品产销服务中心5个,现代果业产业园区1个,推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近年来,基层扶贫干部探索总结出“土地入股、配股扶持、科技服务、借种还苗、托管经营、务工扶贫”等“榆林版”扶贫模式,涌现出了米脂盘草沟、绥德闫家渠、子洲老庄沟、横山区高圪垯村等一批先进的发展样板和致富典型。全市果树产业扶贫涉及768个贫困村,受益群众16.3万户、45.3万人。山地苹果已经成为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农民的“脱贫致富果”。

针对目前榆林市山地苹果存在生产环境、产业发展、劳动力短缺、土地流转困难、技术支撑不利、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榆林市山地苹果产业调研组给出了建议。

调研组认为,榆林市要立足特色优势,打造知名品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原则,围绕山地苹果区域特点,着力加强品牌建设和保护,全面提升产品质量、附加值和产业效益。着力打响“榆林山地苹果”品牌建设,支持龙头企业搞好果品品牌经营管理,探索建立“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经营机制,支持各类品牌主体争创“陕西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努力提升品牌苹果规模和效益。(张慧)

子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子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