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行业优势 照亮脱贫之路 榆林供电局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文图/白潇 刘姣
2017年,榆林供电局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主动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以“电力助推脱贫攻坚”为总抓手,精心组织、精确识别、精准施策,脱真贫、真脱贫,用心照亮了榆林贫困群众的脱贫之路。
强化项目、补齐短板——
全面致力脱贫攻坚工作
今年以来,榆林供电局从强化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补齐贫困地区供电服务短板、加强行业扶贫工作等方面着手,系统谋划,精心组织,全面致力脱贫攻坚工作。
“我们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设立专责部门、专职人员,抽调技术能手,增配业务骨干,有效健全了市、县两级专门机构,为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夯实了领导基础。”榆林供电局局长张斌说。
在此基础上,榆林供电局还制定并印发了“行业脱贫考核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考核办法;以问题为导向,梳理年度脱贫攻坚任务清单,层层分解,并细化落实到单位、班组、个人;备足专项资金,召开动员会,签订责任书,季度分析、月度通报、周例会安排,精心组织,全力以赴。
突出重点、健全机制——
切实保障贫困群众用电不愁
榆林供电局立足群众生活用电不愁、动力用电不愁、后续用电有保障的前提,不断把资金投资向电网薄弱的贫困地区倾斜,为贫困群众提供了有效的电力保障。
为此,榆林供电局滚动修订了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规划,确保三个“相适应”,即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与地方党委、政府扶贫工作要求相适应;与贫困县脱贫摘帽时间要求相适应;与实现配电网建设要求相适应。
“在年度投资安排中,我们优先安排贫困地区用电服务短板,如低电压治理、通动力电、机井通电等,优先安排满足扶贫专项工程用电需求,如易地搬迁、生态移民、光伏扶贫等。”榆林供电局局长张斌介绍说。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计划、营销、运行等多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按照“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原则,有针对性地增加配变布点,应用中低压线路调压器等新设备、新技术,避免大拆大建。
此外,不断优化扶贫配套电网建设项目管理流程,对突发、紧急专项扶贫工程的配套电网建设需求,开通绿色通道;主动与各级政府保持联系,持续关注新增无电户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其用电问题;严格扶贫工作考核制度,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力、工作不落实的,视情节轻重予以约谈、问责、降职处理,形成强效问责机制。
严守时限、落实投资——
各项扶贫工程和任务按时完成
2017年,榆林供电局计划投资3089万元,实施93项贫困村通动力电工程,涉及5县、59个行政村、109个贫困自然村,惠及人口80413人。截至12月10日,已完成投资2630万元,开工率91%,竣工率85%,将按进度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实现榆林12个县区动力电全覆盖。
按照《榆林市光伏扶贫工程实施方案》,计划投资921万元,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接入工程152项。截止12月10日,已完成投资875万元,开工142项,竣工139项,并网接入74项,其余项目将与光伏发电站同步竣工、同步投产。村级光伏扶贫发电站全部建成后,将覆盖贫困户6710户,惠及贫困人口18797人。
计划投资2298万元,实施机井通电工程86项,涉及机井832眼,现已全部完成。
同时,积极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落实了5个贫困村的帮扶任务。2017年资助9.83万元为米脂田家沟村修建水毁生产道路3条,向该村受灾村民捐款3.5万元,帮助村民恢复生产生活;向子洲王家园则村资助7.8万元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履行责任、彰显担当——
做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军
2017年,榆林供电局以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置身“十大战略”,主动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全身心投入榆林市883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切实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追赶超越”;成功应对“7·26”洪灾,电力抢修抢险成为应急管理典范;安全架通110千伏双河至马扎梁的输电线路,为城区市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冬季”电力保障;顺利建成110千伏名州至子洲的输电线路,为子洲县大规模的灾后重建提供第二电源;积极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建成榆林乃至整个陕北地区首座110千伏移动变电站。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榆林供电局局长张斌坚定地说,在“十三五”期间,榆林供电局将投资20多亿元,直接用于解决贫困地区低电压、卡脖子等突出问题。到2020年,贫困地区供电可靠率将达99.82%以上,客户平均停电不超过16小时,综合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7.9%,户均配变容量不小于2千伏安。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杜娜摄影报道55岁的李春莲,不仅数年如一日孝敬自己的老人,而且村里上年纪的孤寡老人都是她关爱的对象,从不叫苦叫累;63岁的张爱莲,四十多年来与邻里和睦相处,没吵过一次架、没红过一次脸,是远...
子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