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子洲:陕北崛起生态宜居幸福城

陕西日报 2016-07-12 18:26 大字

本报记者 鲁明志 通讯员 高宁

一早,漫步在子洲县中心广场,随处可见刚刚栽植的一块块新绿和盛开的一朵朵鲜花。城区拔地而起的高楼,花草掩映的游园,比以前的城区显得更加光鲜亮丽。居民在晨曦初露的广场上翩翩起舞、慢跑健身,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享受着这一份尊贵的惬意。

入夏以来,不管清晨还是傍晚,这里每天晚上人潮涌动,跳舞的、跑步的、踢足球的等,其乐融融,群众在中心广场真正动起来了。一位正在锻炼的群众张建国开心地说。

出了子洲高速出口一路向西,宽敞平坦的大理路与绿荫绰绰的景观带,如一条绿色飘带,随处可见的树绿花红,蓝天、绿地、让来到子洲城的人们真切感受到生活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是子洲近年来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让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党委政府“给力”,城乡旧貌换新颜

三年来,子洲县围绕“建设生态子洲、打造绿色家园”目标,在点、线、面三个层面上铺开了“林业十大工程”,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点线面整体推进”的生态建设格局。完成了三年植树大行动。实施了千里绿色长廊、退耕还林等绿化工程,造林13.9万亩,绿化道路530公里,全县森林面积达到7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3%,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28%。作为全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先行试点县,子洲县先行先试,创新思路,在“更深入地退”和“更高效地还”上找出路。按照土地流转大户承包经营、合作化经营、散户经营、工程化造林、综合经营等五种模式,累计退耕还林2万亩。捆绑涉农项目资金1.065亿元,在退耕还林区实施道路、水利、扶贫、农牧产业综合建设,推进山区生态化、现代化。将退耕还林与以经济林建设为主的山区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发展山地苹果和核桃两项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林业产业,实现退耕还林与精准脱贫“双赢”目标。

实施“蓝天工程”,淘汰县城全部燃煤锅炉,实施县城气化工程,铺设各类天然气管道67.4万米,管网覆盖城区70%,城区天然气用户达到6120户,入户率51%。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减少尾气排放。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对建筑物扬尘管理。全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自动监测站投入使用,开展PM2.5等六项主要大气污染物监测,城区空气好于二级天数保持在340天以上。实施“静音工程”,加强对县城区机动车禁鸣管理,降低交通噪声;强化夜间施工审批制度,严格噪声监管;加强对餐饮、娱乐、装修等社会噪声的管理,使县城区域噪声平均值达到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标准。实施“美化工程”,集中整治城乡接合部、城市道路、社区等环境卫生,加强对大气自动监测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保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初步形成了“两山排绿、一水绕城、林在景中、人在画中”的优美生态环境。

干部群众齐心,“美丽、生态”共建

全面加强绿地系统建设,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力度。先后建设改造提升金鸡山生态公园、滨江公园、朝阳广场、祥和公园、佛殿堂生态公园、县中心体育场、工业大道及大理路等街旁绿地,绿地整体形象大为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品位得到提升,改造了县城供水和污水管网,硬化巷道37条,建成“三横六纵”市政道路环网。完善了城区道路交通标识及交通指挥系统,新增停车位600多个。新建水冲式公厕10座、垃圾中转站1座。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实施了“抓点、连线、扩面”提升工程,统一了乡镇沿街门面牌匾,美化了公路沿线建筑墙体立面,完成了一批供排水、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6条中小流域治理工程,新修堤防15.7公里。建成新农村和美丽示范村46个。创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省级32个。新建沼气池2800口。

子洲县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广大居民打造了一个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便利、居住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变化中塑造了生态、宜居、幸福、魅力县城。

新闻推荐

张伟胸前和腰部系着只蜂王站在蜂群中等待蜜蜂附身本版

张伟胸前和腰部系着12只蜂王,站在蜂群中等待蜜蜂附身本版图片由华商报记者杨虎元摄张伟的“蜂衣”吸引了不少市民养蜂人将蜜蜂从蜂箱中扫出全身爬满了蜜蜂,张伟仍然在跟周围的市民聊天为了避免被蜜...

子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子洲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