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县水口莫村:牧草种植让“荒地”变“宝”

玉林晚报 2022-03-30 08:04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唐雪萍 通讯员 庞鹏 覃锋) 日前,兴业县水口莫村靠近武思江边的15亩撂荒坡地已经用钩机平整松土,在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的组织下,脱贫户代表在坡地种上了牧草。该村通过“企业+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利用撂荒坡地大力发展牧草种植,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脱贫户收入。

该村种植的是一种叫甜象草的牧草,它是牲畜高蛋白青饲料牧草品种之一,生长不择土壤条件,管理十分方便,种植一次收获期长达5-6年,一年可收割5-6次,亩产25-30吨,亩产值约3500元,经济收益非常可观。牧草种植出来之后,将提供给兴业县香猪产业的龙头企业——广西新鸿洋公司,这种牧草经过发酵制粒后可节省30%饲料成本并提高香猪肉品质。

该村有充足的土地和水源,而新鸿洋公司作为兴业县的养猪龙头企业,每年出栏香猪12万头,对牧草的需求量非常大。该村村委、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在乡村振兴谋划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充分的论证和考察之后,决定选择以“公司+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利用撂荒地大力发展牧草种植。

据了解,该村利用撂荒的山坡地计划发展牧草种植100亩,和新鸿洋公司签订保价协议,由企业负责平整土地,提供种苗、技术并对牧草实行保价回收。该村则通过村经济合作社整合撂荒坡地,组织脱贫户种植,利润一部分用于增加脱贫户的经济收入,一部分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事业。

新闻推荐

兴业建设35个高标准农田连片示范点 建好高标准农田 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兴业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马塘示范片区。(宁诗琪摄)本报兴业讯近年来,兴业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粮食安...

兴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