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县小平山镇金华村杨家:参军好家风 绵延三代人

玉林晚报 2022-03-10 07:20 大字

即将入伍的杨鹏(中)与父母合影。

杨鹏家的客厅里展示着家族长辈当兵时的照片。

3月9日,兴业县小平山镇金华村的21岁小伙杨鹏进入役前训练。接过长辈从军接力棒的他,即将在军营里放飞自己的梦想。

从抗日战争时期至今,从伯父到侄孙,跨越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长河,杨鹏所在的家族三代15人先后穿上军装,接力从军,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好男儿,当兵去”,成为这个家族始终不变的信念。

两兄弟即将在军营中“会师”

3月4日,记者来到杨鹏家中采访。这名大四学生去年就报名参军,日前征兵体检合格,3月9日进入役前训练。目前,他在大学的专业课程已全部修完。今年6月,学校将为与他一样入伍的所有学生开启毕业“绿色通道”,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各项毕业手续。

杨鹏走进军营,源于他与弟弟杨德华的一个约定。“我们小时候就约好了,长大后要一起从军。但当时没想到,弟弟会比我早一步实现梦想。”2020年9月,在拿到广西体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后,杨德华也收到了入伍通知书。他选择了先从军,再读大学。目前,他已是云南武警的一名战士。

因为从军比弟弟晚了一步,杨鹏有些“不服气”。在学校时,为了能顺利与弟弟在部队里“会师”,杨鹏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坚持体育锻炼,跑步、打篮球等运动从不间断,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弟弟进部队的时候,我刚上大二。”那时的杨鹏,最喜欢听弟弟讲在部队里的故事。弟弟在部队的生活以及平时的训练等,点点滴滴都成了杨鹏平时的“追剧”内容。也正是弟弟的这些分享,让杨鹏对军营的向往一日比一日强烈。终于,在踏入大四第一个学期的时候,他迫不及待报名参军。

家族里三代军人前赴后继

按辈分算,杨鹏是杨家的第二代军人。但实际上,他的家族已三代从军,比他辈分小的参军者有3人。他家客厅的墙上,悬挂着许多家族长辈们参军时的照片。“这个是在湖南定居的大伯父杨贵华,这个是我的二伯父杨贵全……”指着照片上的人物,杨鹏一个个向记者介绍他家参军的长辈。

杨家的第一位军人是杨贵财,上世纪30年代就从军抗日,跟随部队辗转多地,参加了多个战役。抗日战争结束后,退役回到了老家。

杨贵财从军抗日的故事,为杨家播下了保家卫国的种子。1950年,杨贵财的弟弟杨贵华、杨贵德先后报名从军,走上了抗美援朝战场。杨贵华参军时,刚高中毕业。“对于他入伍当兵,当时整个家族都非常支持。”杨鹏的父亲杨贵林说,他还记得堂兄杨贵华讲过在战场上曾遭遇的一次危险。那是在一次敌军对我军阵地轰炸时,杨贵华所在的连队遭到袭击,他因此受伤,头部被炸开了一道口子。退役后,部队把他送到大学读书。毕业后,他留在湖南衡阳当中学教师,退休后一直定居在当地。

1951年,杨贵华的弟弟杨贵德也披上戎装,走上朝鲜战场。由于当时他的文化程度较高,后来还当上了师部参谋,成为一名团级军官,退役后在湖南长沙工作,现在已80多岁。

受这些长辈的影响,杨家的年轻人都有着很深的军人情结。同样是杨家第一代军人的杨贵全1977年入伍,当时的他的哥哥杨贵海已入伍4年。在哥哥的影响下,20岁的杨贵全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至今,杨贵全还记得,1978年他从湖南长沙145师调到了广西凭祥。1979年2月15日进入工事,配合55军163师从友谊关出发,进入敌军阵地。“我是通信连的,负责架建电台和电话线。”说起当年在战场上的故事,杨贵全记忆犹新。他回忆,那时候架设通讯设备都是用摩托车进行运送,条件非常艰苦。

“每次回老家,我都会给侄子、侄孙们讲我当年在战场上的故事。”杨贵全退役回来后,一直保持着部队的生活习惯,每天坚持跑步,还积极参加马拉松比赛,以身作则,激励后辈踊跃参军。

目前这个家族已走出15名军人

“截至目前,我们杨家一共走出了15名军人。”杨贵林边说边在纸上写下他们家族从军的族人名字。从名单上可以看到,杨家第二代军人多达8人,第三代目前也已有3人从军。其中,有的父子两人都是军人。

“现在,我的两个儿子先后从军,也算是替我圆梦了。”杨贵林说,他17岁就报名参军,可惜当时由于未满18岁,没能实现梦想。到了第二年,又因家庭原因,没有再报名。所以,从军的希望就寄托在了两个儿子身上。“希望两个儿子在部队里好好锻炼,成为优秀的解放军战士,报效祖国,为我们家族再添荣光。”

当天,杨贵林的妻子周丽坤拿出小儿子杨德华的入伍通知书,在家门口的“光荣之家”牌匾下拍了一张照片。把两个儿子送到部队,这位年近50岁的母亲虽有些不舍,但全力支持儿子的选择并以他们为自豪。

秉承着忠诚报国的家风,三代人先后从军入伍,杨家的故事在当地成为了佳话。

新闻推荐

尿素2800元/吨,钾肥4600元/吨…… 化肥价格持续上涨 农户如何应对?

春耕生产开始了,化肥用量逐渐增多。因化肥价格上涨,一些农户采取散买的形式购买。“160元一包,尿素怎么涨到这个价了?”近日,...

兴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