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古道茶亭遗存石碑 “镌刻”百余年文化印迹
清代石碑内容引发大家关注
在玉林历史上,曾经有多条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也称古道,而其中从玉林城北—登高桥(党州大桥)到蒲塘(白马桥),北上通桂平是鬱蒲古道,也是古代北方官员商旅陆路南来的大道之一,清道光年间,在此古道上曾经修建石板路,并且在沿途开设三间茶亭,免费给过往路人饮茶歇息。
日前,记者在走访其中的楼山茶亭时,发现了数块散落民间的石碑,石碑上镌刻的文字再现了当年古茶亭的民间崇尚施茶的良好习俗。
茶亭位于青山怀抱中
从玉林城区往北,前往兴业蒲塘的路上,经过洛阳镇楼山林场楼山北麓时,道路正在修缮,但道路两旁高山相持,在一个上坡的北侧,有几户人家,随行的兴业县科技局退休干部龚明文说,这里就是原来的楼山林场,楼山茶亭遗址应该就在附近。
下车来,看到村落坐落在青山环绕中,旁边的山体高大,树林茂密,十多幢民房依山而建。听说我们是为当年的楼山茶亭而来,村民十分热情,纷纷上前述说自己所知道的茶亭故事。“茶亭当年就在这里,茶亭倒塌后在原址上建起了养老院。”村民李先生指着紧靠公路的几间白色房子告诉我们。
养老院锁着门,我们没有进去。李先生说,当年他曾经在茶亭内住过,是茶亭的老住户了。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还住在茶亭内,由于后来茶亭破败,加上建设养老院需要,茶亭被拆除,在原址上建起养老院。
茶亭石碑散落民房各处
李先生描述说,茶亭是前后两间,装修豪华而且茶亭四周砌有很多石碑,是各个时期镌刻有关茶亭内容的。问及茶亭的石碑去向,李先生说当时大家都不懂得保护,很多都被当成建筑废料扔了。
就在我们茫然之时,“老刘家的洗衣板是原来茶亭的石碑,现在还在,可以去看看。”旁边村民插话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于是,跟随村民来到老刘家,一进门,看到在院子西侧放着一块青石碑。用布抹去石碑上的灰尘,文字清晰可见:“光绪四年四月十三期,李州宪批示,批该生等义建茶亭以济行人事属美举据呈条规亦基于善候核明给示遵照……”石碑详实记载了茶亭设立的初衷和维护相关规定。这些发现令我们惊喜。后来在村民的指引下,我们又陆续发现了几块石碑,其中一块石碑上刻着“……石山坡监生萧承煊表白谨志……”,内文对茶亭的建造作了说明。
这些石碑大小不一,大的长100多厘米、宽80厘米;小的长约100厘米、宽40厘米。石碑内容大多是茶亭捐建者名字和捐款数额,以及茶亭的管理措施。
玉林市博物馆副馆长李义凡在看过记者提供的资料后说,关于楼山茶亭,史料有所记载,但相关实物资料不多。从目前村民保存的茶亭石碑来看,极具史料价值,不仅证明茶亭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证明当年茶亭获得官方认可批准而建,具有半官方性质。另外就是石碑上明确记载茶亭管理具体措施,不但管理规范,而且明确茶亭维护修缮等细节,充分体现了当地乡绅的聪明才智和乐善好施的义举,同时也表明玉林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历史积淀。
史料记载茶亭宽敞而华丽
李义凡告诉记者,关于楼山茶亭,史料有所记载。
玉林市志记载,清道光年前,鬱浔两地古代先民沿着古道南北来往,经过大洋河、龙平河(清代称锦江)、党州江的木桥,辎重骡马过桥,既不方便又危险。
清代道光年间,由抚康乡(蒲塘)石山坡富甲一方的大财主萧孝林[萧孝林,字祚恒,又名萧春园,生于乾隆丁亥年(1767年)十月二十日]捐资筹款倡建鬱浔古道桥梁和茶亭。当时萧春园在任县丞,蒲塘石路和茶亭便由他的儿子萧承煊所承建。古道连通鬱林州城、桂平大洋圩、大湾塘,从郁江渡船往梧州、柳州、桂林、广州等较远的地方,是古代出行的重要桥梁通道。在楼山峡谷中最险要的位置建造了楼山茶亭。
楼山茶亭建筑为上下两座,仿照古代寺庙亭台楼阁样式而建,用青砖建成,栋梁上雕龙画凤,四面墙上有壁画,十分雅致美观。上座和下座的中间有一条走廊,南北两头有拱门,宽敞而华丽,茶亭分为上下两厅供沿途来往行旅者憩息、避雨、饮水喝茶解渴等专用,内设有台桌和凳、饮荼用具。上座中厅内写有一首对联:
楼山曲径崎岖今有坦途通南北
茶亭巍峨矗立常备香茗待仕商
诗句不仅描写眼前景物,且含意双关,富有哲理,耐人寻味。茶亭建成后,茶亭里及旁边立有多块石碑,记载当年修建茶亭的史实。萧春园在附近置有田租产业,将每年收租得的收益用于免费茶水供应,专供行人解渴饮用。在20世纪60年代人民公社时期,蒲塘公社在楼山开辟林场时,将楼山茶亭上座拆掉建成房屋,又将下座改建成林场工人住所。现在在原址上建成养老院。
茶亭温情回忆
对于楼山茶亭,不少人有着许多温暖回忆。
近70岁的李大爷,对于曾经给予他遮风挡雨的茶亭,更是念念不忘。李大爷感慨地说,当时作为楼山林场的一名员工,楼山茶亭就是他的家,伴随了他十多年,茶亭拆除时他还偷偷地流了泪。
附近村民梁伟成80多岁,听说我们是为茶亭而来,也步履蹒跚前来介绍说,不管是当时的官家、客商、旅人还是乡邻,路过茶亭歇息时总能免费喝到热茶。在他儿时的记忆中,楼山峡谷中的茶亭烙印着终生难忘的“温馨”记忆。少时在山上扯猪草,砍柴木,只要肚子饿了或口渴了,总会爬到茶亭里休息一会儿,拿着个竹勺子,舀几勺用大叶茶泡成的茶水解饥渴。
退休干部龚明文也有关于茶亭的记忆。他说,上世纪60年代在玉林读书,当时从蒲塘到玉林,经过茶亭是下坡路,骑着自行车一路飞驰而下是一种快乐。从玉林返回家中,经过茶亭是上坡路,每走到此,都会走进茶亭休息一会再继续前行。茶亭陪伴他走过了读书岁月。
不仅仅是他们,茶亭曾经是交通要道,当年不知有多少过往的路人在茶亭饮茶憩息,重新上路呢。这个茶亭,已经不知见证了多少行人,也见证了玉林这座岭南都会数百年的记忆。
在此次记者发现的石碑中,不少捐款人名字在石碑中出现,也引起了周边村民的热议,特别是看到自己先辈名列其中时,都感觉自豪不已。他们说这是悠悠岁月中的时代印记,是祖辈留下来的瑰宝,特别是祖辈积德行善行为被历史铭记,可以说是意义非凡。
茶亭虽然远去,但遗存的几块石碑,记录着古道茶亭,玉林百姓行善积德、与人方便的历史缩影。留下了商贾的匆匆步履,亦留下了莘莘学子上学赶考的脚印,留下了附近村屯荷锄挑担的农民在此天南海北聊天问询的乡音乡情,记录了百年风雨沧桑的痕迹。
新闻推荐
惊心!冷雨夜3岁“小淘气” 高速涵洞口玩耍 原是贪玩不慎走失,警民、消防接力帮其找回家人
华灯初上,天下着细雨,天气又冷又湿,一名3岁左右的小男孩却不管不顾地在高速引道口的一涵洞处独自玩耍。这是多么惊心的事情!...
兴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业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