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有温度 幸福有质感 “十三五”期间玉林市民生事业发展综述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然有着鲜明的民生底色。
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全力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近年来,玉林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养老、社保、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入手,不断加大对民生各项事业的投入力度,增进民生福祉,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感受着民生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老有所养情有所寄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冬日的阳光,温暖灿烂。兴业县北市仁康养老服务中心内的三角梅正热烈绽放,给冬日增添了一抹生机。每天早上,老人们都喜欢走到院子里晒太阳、听歌、赏花,或看报纸、打牌下棋,或在健身器材上运动……91岁的五保老人户远阶,不曾想能过上这么安逸的晚年生活。如今,政府掏钱给他养老,生活起居有专人照顾,有丰富的休闲娱乐生活,还有专业人士给予精神慰藉、保健理疗、饮食照料等。
兴业县北市仁康养老服务中心,是玉林市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的一个缩影。2017年,玉林市将兴业县敬老院和五保村等公建养老机构及设施委托给广西仁康养老公司运营管理,统一建成集养老、医疗、护理、康复、娱乐为一体的“公建民营”养老服务中心,开创了广西养老服务改革的“兴业模式”。目前,兴业县民政园老年养护楼、北市敬老院、葵阳敬老院、铁联敬老院、城隍敬老院、沙塘敬老院已完成公建民营改革并运营,有效解决了农村公建养老机构无专人服务管理的问题。
玉林市颐养园一期工程完成投资9000多万元,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室外配套项目建设;玉林市桂南益寿园、玉州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北流市老年养护院、北流市松花镇敬老院等项目已开工建设……一批民政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十三五”以来,玉林市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对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在用地、资金以及税费等方面为养老机构提供优惠。
玉林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2019年以来,玉林市先后投入资金450多万元,通过政府采购,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为玉州区、玉东新区的高龄、困难、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目前,玉林市建立玉林市居家养老服务运营管理中心,搭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截至12月1日,全市有养老服务机构(设施)1808个,养老床位30533张,比“十三五”初的15867张增加92.4%;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30.7张,比“十三五”初的16张增加91.9%。
社保改革惠泽群众
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下载“老来网”APP,点击“社保认证”一栏,按相关提示完成操作。近日,在南宁的曾阿姨用几分钟就完成了养老待遇资格认证,随后把认证成功信息截图发到单位的退休群进行备案。“第一次在手机上认证,操作简单容易,不用两地跑腿,真是越来越方便了。”曾阿姨是博白县一名退休老师,退休后和老伴到南宁居住,以往需要本人回单位签字进行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如今通过手机操作就可完成认证。
市民黄阿姨在村里参保,当村干部通知她领取社保卡时,不禁喜出望外。黄阿姨的女儿告诉她,医保个人账户可实现家庭共享,自己的账户已授权绑定父母的身份信息,家人去医院看病拿药可以直接刷她的社保卡。
2020年,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实现“十六连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退休人员待遇实现“五连调”,工伤保险待遇水平实现“六连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连年上调,越来越多居民享受到民生红利。
玉林市还积极落实降、减、免、返等政策,2016年至2020年9月,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降费为企业减负12.77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含困难企业)1.3亿元。
仅2020年2月至9月疫情期间,为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6.01亿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提高群众幸福指数。5年来,玉林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职工群众改善民生的新期待,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事业取得重大成绩: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正式合并,实施统一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建立个人缴费档次标准调整机制,建立健全缴费补贴激励机制;全面取消养老待遇资格纸质认证,改为电脑认证、手机APP认证、移动终端等方式进行人脸识别认证;发放社保卡,实现社保一卡通,截至2020年10月底,累计制作社会保障卡548万张,有75.78万人申领电子社保卡。
截至2020年9月底,玉林市“十三五”时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各项指标均已超额完成,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1.1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61.1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9.7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23.67万人;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尽享教育公平阳光
“乡村学校的大变,再贵的手机也拍不全,装不下她的丰美。”12月8日,陈康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图文并茂的网文,图中的乡村学校有漂亮崭新的教学楼,有塑胶跑道、绿茵足球场,夺人眼球。
陈康在教育线工作二三十年,见证着玉林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喜人变化:破旧的乡村学校在华丽转身,校园实现了绿化、美化、硬化、亮化,硬件、软件配套设施完善,校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越来越多人都在惊叹:“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
校园环境和学习条件的变化,折射出玉林市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十三五”以来,玉林市高起点谋划,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深化玉林教育综合改革、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等创新措施,初步搭建起教育综合改革的“四梁八柱”。2016年以来,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11.068亿元,年平均增长65.68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9.39%,教育经费投入实现新突破。新建学校竣工114所,新增学位11.1万个,新增校舍面积114.74万㎡,大大缓解了城区“上学难”和“大班额”问题。同时,实施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项目,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改造项目,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普通高中基础能力项目建设等,进一步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目前,全市现有中小学校及幼儿园3548所,在校生157.84万人;全市教育系统共有教职工9.11万人。
“十三五”期间,全市教育发展重要指标有了明显提升。其中,2020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02%,比2015年提高了23.02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巩固率98.53%,比2015年提高了4.5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22%,较2015年提高了17.22个百分点。
玉林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玉林市教育正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从“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全市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今后,玉林市将以教育改革创新为抓手,通过学前教育抓普惠、义务教育抓均衡、高中教育抓质量、特殊教育抓保障、职业教育抓技能、信息技术抓融合,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新闻推荐
一老年读者在玉林市图书馆报纸区阅读。玉林市文体场馆在使用智能技术的同时,仍保留传统的服务方式。老年人数字生活探访③...
兴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