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它是储存全家口粮的物件;现在,它是展示公司优质产品的工具 老谷斗 守望相助的“老伙计”
黄富英(右)在盛满优质稻谷的老谷斗前,与她的儿子、也是公司副总经理杨丰海在验收新产品。
每到春耕时节,黄富英还是习惯在公司的基地里开着农耕机械进行着耕种工作。
老谷斗在农村很常见,在过去是一种丰收后储存粮食的物件,到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了。日前,记者在兴业县城隍镇百谷米业有限公司的陈列厅里,就见到了一个老谷斗,它已成为展示公司优质产品的一个工具。百谷米业的总经理黄富英对它饱含深情,向记者讲述了老谷斗陪伴她一路创业守业的故事。
心怀农村妇女就业
“以前在我们农村人家,你家的谷斗满不满就是人们衡量你够不够勤劳,一家人能不能吃饱饭的一个标志。”在百谷米业的办公室,步入花甲之年的黄富英热情地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记者环视办公室,只见墙面上挂着一排排的荣誉牌匾:2017年全国农业劳动模范;2009年、2010年全国产粮大户;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金奖……记者不禁对眼前这位平易近人的老大姐肃然起敬。
“这些都是我们公司从2008年转型农业后十年间取得的荣誉。”黄富英告诉记者,早在1994年,她创业之初办的是纸袋厂,那时城隍镇、葵阳镇水泥业相当发达,她也积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4年,商业嗅觉敏感的她根据市场变化转型做了针织厂。“那时候公司的工人达到380多人,百分之九十多都是农村妇女,各乡镇的返乡农民工都喜欢到我们公司来就业。”原来,作为一位来自农村的妇女、一位母亲,她特别能理解农村母亲肩上的家庭重担,为了帮助更多的农村妇女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照顾到家庭,当时的黄富英拿出一大笔经费,开拓性地举办了免费返乡农民工纺织技术培训,一来为返乡农民工快速转型再就业提供帮助,二来解决工厂的用工问题。“那时候公司专门拿出几台全新的机器和一批毛线,让学员们练习,织了再拆,拆了再织,不断练习。”
虽然帮助很多农村妇女解决了就业问题,但是,在家门口就业与在家就业还是有区别的,如何让农民、特别是更多的农村妇女能在就业的同时,与家庭紧紧相连?这让黄富英在成功管理企业的同时,也多了一份思考。
难舍农业情结
真正触动黄富英把公司转型农业是她在老房子与老谷斗一次偶然的相遇上。多年以后,她还清晰地记得当时那个情景:在阴暗的老泥坯房子里,阳光正好照在结满蜘蛛网的老谷斗上,她瞬间心中有所触动地停下来,用手抚摸着谷斗若有所思……
“自从家里开办公司后,老谷斗渐渐在我的生活中退隐。刚开始时,每年还用到一两次,后来随着企业的发展,我几乎不务农了。现在回想起来,是几十年农村生活对农业的情结让我有所触悟。”黄富英告诉记者,小时候,这样的谷斗是最熟悉不过的农家器皿,孩子们喜欢躲藏在里面捉迷藏,夏收季节看着大人们把谷斗盛满,孩子在一旁帮手。后来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在夫家,黄富英没有做生意前也主要是务农,夫家的这个老谷斗也成了她最熟悉的日常器物。“一年两季,都用得到,我经常开玩笑地说,谷斗上都不知洒下了我几多汗水。有一年一不小心,被谷斗边沿的木梢剌到手指里,那可是钻心的痛……”说起谷斗,黄富英有一箩筐的故事。
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应邀到贵港一位朋友的公司做客,看到做农业的朋友的公司产业红红火火,她内心深处的那根弦又被触动了!“那一年,全亚洲正经历着金融风暴,我们的针织业也受到很大的冲击。”黄富英说,贵港之行让她下定决心让公司回归农业。但农业产业化在玉林行不行得通?她决定来到中国改革的前沿阵地 广东去寻找答案。在广东太粮米业里,黄富英看到了以优质大米加工为主,集收购、储运、贸易、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粮食加工企业模式,这让她看到了农业行业的前景。
开创米业品牌
黄富英当即采购了一批优质稻种子回来。雄心勃勃的她以为复制广东的模式,公司免费提供优质品种、技术、保价回收、每亩比传统种植增收200元这样双赢的基础上能吸引广大农户种植。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任凭她如何游说,就是没有一户老乡愿意种!毕竟公司刚转型,在农业产业化生产上还没有建立起必要的诚信。
“第一年,我们好不容易发动了十几户亲戚朋友与我们一起种优质稻。”黄富英说在第一批优质稻丰收后,她特意找出了家里的老谷斗,用车盛着装着满满稻谷的谷斗,到各村各户去宣传。大家尝到了优质大米的口感,在比原来种植杂优稻每亩多赢利200元的事实面前,农户纷纷有了转变。
“农民是最相信事实的!”回想当年,黄富英表示,从转型之初的公司+农户,到后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这样一个集农业产业现代化+扶贫脱贫工作于一体的完善的模式,与城隍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特别感谢这些年政府的好政策,给予我们刚刚起步的企业很多支持,从资金到科技帮扶,到成立合作社、建立基地……”正是有了这些好政策,农户对企业才越来越有信心。
黄富英表示,从2009年起,种子—合作社—农户—公司保价回收—加工—市场销售,这样一条良性的产业链有效搭建起来后,10年来,百谷米业种植基地最大时达到4万多亩,合作社成员超1万人,带动了一方乡亲通过粮食种植致富起来。“我更开心的是让更多的农民、特别是更多的农村妇女在家就能就业有收入,能有更多的时间照料家庭,陪伴孩子。”
农业部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广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西放心粮油加工企业……一项项荣誉,是对黄富英及她的百谷米业十多年来潜心做好米、做放心米的最好奖赏。而当年盛放粮食的那个老谷斗,已被她改装成了公司展示优质产品的展示工具,放在公司的陈列厅里。“它就像我的‘老伙计’,一路见证着我的成长,也看着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
新闻推荐
“小华,去我家鸭棚看看,有十几只鸭子好像有情况……”近日,兴业县大平山镇山下村贫困户黄敬运急匆匆来到当地“乡土人才”凌...
兴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