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特殊孩子 都享受有质量的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办好特殊教育一直是玉林特殊教育学校坚持的方向和努力的目

玉林日报 2018-05-22 10:25 大字

设施提升

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校园里,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体育设施齐全,环境整洁优雅、绿树成荫;教学楼里,微机室、图书阅览室、体育器材室、烹饪室等设施应有尽有。一群学生正在操场上进行传球练习,这和普通学校的场景没什么两样,要不是看到这群学生全程没有声音语言交流,只有手势的比划,你很难想象你进入的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玉林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2010年9月,是一所集康复、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寄宿制特殊学校。从办学之初的35人发展至今,学校有包括盲、聋哑、智障、脑瘫、孤独症及多重残疾学生365人。

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学环境,学校加强在硬件设施上建设。2014年7月,市财政投入220万元,在该校原有校舍的基础上新建了一栋学前康复综合楼。同时,学校先后争取上级各类资金和社会捐助近400万元,建设并完善了律动室、心理辅导室、感觉统合训练室、面点室、音乐治疗室、沙盘游戏治疗室、游戏康复训练室、作业疗法室、评估室等针对特殊孩子教育和康复训练的功能室。每间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教学设施基本到位。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将文化课与康复训练、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根据残疾儿童的类型、程度不同进行分班。此外,学校在文化课教学和基本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开设了手工串珠、烹饪、西式面点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为今后就业、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玉林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成效显著,先后被授予全国自闭症自强自律先进单位、玉林市科研先进单位、玉林市基础教育改革先进等荣誉称号。2015年,学校通过了自治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评估。2017年,玉林市特殊教育学校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实践建设基地,也是全区唯一一所入选的特殊教育学校。

专业教学

点亮残缺生命

“东东”(化名)患有多重障碍,进入特校时,上肢无力,身体不平衡,走路呈45°倾斜,吃饭时握不住勺子,每顿饭都要喂,且一喂就要一个多小时。任课老师黄爱华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脱手计划,并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从握勺子教起,辅助他把饭菜送到嘴边,并用言语提示他做吃饭动作,纠正走路姿势,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一个学期后,东东不仅可以独立吃饭,而且走路也变正常了。

聋哑生小燕进入特校后,在老师手把手指导下,她不仅学会了手语,还学会了做手工,体育天赋也被激发出来,她在铁饼和标枪项目上表现出众而被省队选中。此外,盲班、培智班和脑瘫班中,有一些学生表现出文艺和体育方面的特长,他们参加足球、轮滑和滚球国家级比赛以及在文艺表演赛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据了解,玉林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特教专业毕业,学校在招聘老师的时候,不仅要看他们的专业素养,还要综合考察他们的性格和人生观,确保入选的人能够胜任这份特殊的工作。

严格地挑选,造就了高素质、充满爱心的教师人才队伍。玉林市特殊教育学校现有教职工65名,其中35人持有“感觉统合训练师资格”“沙盘游戏训练师资格”“音乐治疗师资格”“蒙台梭利高级训练师资格”“二级育婴师资格”“智障(自闭症)康复师”“保育员资格”等证书,师资综合水平在广西特殊教育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特殊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学校拥有一支懂特殊教育、具备特殊爱心的教师队伍。”玉林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陈洪波说。为此,学校加大了教师师德建设和师资培训力度,建立了业务学习制度、听课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办法,鼓励教师根据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参与各种教学科研活动,引导青年教师主动谋自身发展之事、谋学生发展之事、谋学校发展之事,通过自身努力展示出积极的生命状态,影响更多特殊孩子享受教育的阳光。

送教上门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2017年5月的一个周末,唐燕红等几位特教老师来到兴业县学生李新(化名)家中。李新是一名脑瘫孩子,家庭比较困难。特校的老师给予像李新一样的特殊孩子特别的“照顾”,经常利用周末“送教上门”,给他们进行辅导和康复训练。

“送教上门”也是玉林市特殊教育学校经常性开展的、针对特殊孩子进行的特色教育,为的是让这些孩子足不出户也能接受义务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每个孩子”也包括残疾程度相对较重的孩子,他们因家庭困难,离学校遥远而无法到学校学习,但一样应该受到同等的教育。

据了解,玉林市特殊教育学校从2014年就开始按照《玉林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6)》的要求,每学期开展送教上门服务,使重度残疾少年儿童“足不出户”接受义务教育,截至目前,全校共有50多名重度残疾少年儿童享受到了送教服务。

新闻推荐

不信碧水唤不回 ——兴业县打出重拳综合整治“两江”流域水环境

核心提示兴业县辖区有“两江”流域,即南流江流域兴业县支流、武思江支流兴业段,覆盖8个乡镇107个村61条河流。弯弯的河流一...

兴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业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