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期主角 文森 大学生→新农夫 追寻田园梦想 不愿继承父业 放弃高薪岗位 选择回乡种草

玉林日报 2017-08-22 09:53 大字

“乡亲们见到我,经常会笑问,人家除草,你却种草,这是为什么呢?我笑着不作声,但是每天我都在默默地努力,希望1年后,能带领他们一起种草致富!”8月20日中午,刚刚从烈日下劳动回家的文森说起自己今年回家乡发展园林草种植的趣闻。

他的牛仔裤上沾满尘土,脚上的田泥晒干成灰白色,皮肤黝黑,像一个非洲黑人!今年6月刚刚从广西南宁一所大学毕业的他,放弃在首府就业的机会,回兴业县北市镇兴福村家乡搞起了生态农业。

大学生回家当农夫

“今年6月回大学领毕业证,同班同学居然很多认不出我来!”文森说,变成“农夫”后相貌与过去相比反差很大。记者看了他今年2月游览甘肃景区时的照片,穿着时尚、皮肤白皙,相貌斯文,与现在“土得掉渣”的形象,简直不像同一个人!

这是怎样的农夫生活呢?每天早晨5时30分起床,煮好早、中两餐,6时左右离开家,6时30分来到油坊,用三轮车把前一天装好的100包花生壳分4次运回肥料发酵场,肥料发酵场到油坊5个公里,到10时左右运完。

10时30分,在自家草场边,他一边控制自动喷泉淋草,一边用水管给喷泉喷不到的范围补水。此时艳阳高照,他戴了大草帽,双臂套上长手套,但颈部裸露的部分还是被晒伤,而他并没有停下来,一直到中午才回家吃粥、休息。

下午4时,他顶着烈日去巡视草场,拔杂草,随后和堂哥一起到新租的田地,用除草机清除野草,再给草场淋水……一直到晚上近8时,他才收工回家吃饭、洗澡,记录当日的台账,晚上10时左右入睡。

高强度的劳动、简单的生活,这就是文森5个月以来的农夫生活!在外人看来,这种活法太辛苦、太枯燥!文森却说,他喜欢这样的生活,劳动即使很累很苦,但心里是快乐的!

不想让老人儿童留守,创造更高农田价值

他的手机上,存有一位年轻姑娘的照片,这是他的女朋友。“她现在武汉工作,大学毕业后,我们都无法说服对方,只好选择分开。但我希望我的努力能让她理解,有一天她会突然出现于我的面前!”他的只言片语,有着心痛与不舍!

文森的选择确实不能让一般人接受!大学毕业后,他其实还有两个选择,他曾实习过的一家互联网公司,看中了这个年轻人的勤奋与机灵,提供了一个薪水诱人的岗位;父亲在广东佛山开的园林公司规模日益壮大,事务繁多,也需要他加盟。然而最后他还是选择回老家种草!

这是缘于其高二暑假回乡时的经历!他曾听到村里老人埋怨,一年在田地的辛苦劳作收入低,因此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小孩却丢给老人们带,他们的晚年忙碌少有安逸……“能不能让种田人的劳动更有价值,田地不再丢荒,小孩子与自己的父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朦胧的田园梦开始在其心中滋长。大学时在父亲的园林公司劳动,让他找到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可能性,“在珠三角,王龙草是非常受欢迎的绿化草,经济价值比较高,如果在家乡引进这种草,我有信心把田地变成万元田!”从此,文森的大学生活告别了迷茫与玩乐,在业余时间用来学习园林的知识,或到一些公司应聘销售工作,就是为了“王龙草”事业积累种植、销售的经验和知识。

告别幼稚学会与人沟通

今年春节,文森利用村里人回乡过节的机会,说服大家把田地租给他。开始大家并不相信他,他便买礼物上门给老人们拜年,跟他们聊天,时不时提出:“田地丢荒,还不如给我种,每年还有租金给你们!”而堂兄则在旁边插话:“森弟大学毕业,带来一批农业新技术,想改变我们这里的农村经济,他成功的话,还会免费给大家提供草种和技术,并且保价回收!”30多户人家,他们一家家去磨,终于租到2公顷田地。有的乡亲不但免田租,还承诺给文森的项目投资!

这次的经历让他知道了与人沟通的重要性,年轻气盛的他变得成熟,处理事情更能从别人角度着想。例如他种草的淋用水泡过花生麸,有一些味道影响村民,他就向人赔礼道歉,然后想方设法减少影响,获得大家的谅解。

“如果有一天,我们都累了,请回兴福村,买上斤把猪肉,几十文熟食,邀二三好友,饮上几杯米酒,聊下天,生活苦恼,全抛空……”文森哼起一首自己创作的说唱音乐。在音乐中,记者感受到了他的家乡情与田园情怀,这个大学生新农人为此还在默默地努力着!

采访手记:

越深入采访文森,记者就越是感受到了这个90后大男孩内心世界的青春朝气。对生活,他有态度:不甘心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更不愿意白白享受父辈的成果,而是勇敢地挑战自己,探索出一条新路;对理想,他有追求:做一个新农人,对“三农”事业充满情怀、富有理想、敢于创新,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增添了新的元素和新的能量;对目标的实现,他有强大的执行力:无惧于身份的落差,无畏于艰辛的劳动,无怯于众多的困难,而是精神昂扬地向前奔跑!这才是在这个强盛时代、手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应该拥有的标签:知识青年,充满理想主义、创新意识,而又脚踏实地,他们绝不应该做宅男、手机控、埋怨没有一个好爸爸的“啃老族”,因为他们已经是新时期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角!希望他们青春无悔、人生出彩,不辜负这个时代!

新闻推荐

兴业投建33个贫困村文体设施 已有27个村开建,全部项目力争在9月底完成

沙塘镇水口莫村正在建设篮球场本报讯(记者黎保宁通讯员何少凤)为进一步加快贫困村文体设施建设,推进贫困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今年,兴业县整合财政资金330万元,为全县33个文体基础设施薄弱的贫困村每个...

兴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