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障人士更暖心 吴堡县服务残疾人工作小记

榆林日报 2019-05-07 06:07 大字

工作人员发放助残宣传资料

文图/本报通讯员郭婵 辛亚娥

核心提示

吴堡县多举措开展残疾人服务工作,康复救助、生活保障、就业扶持……一项项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缩小了残疾人基本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改善了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工作的环境,让残疾人更省心、舒心、暖心。

1、康复服务——

雪中送炭显真情

“谢谢你们!以后一进一出就方便多了。”去年10月,家住吴堡县宋家川街道办事处辛庄中心社区的残疾人王保应有了自己的“新座驾”,他的母亲连声感谢。5年前,王保应不幸患脑出血导致瘫痪,不能站立行走,使用多年的轮椅严重变形。吴堡县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获悉情况后,为他送上一辆崭新的轮椅。

让身残者不再独行,让志坚者改变命运。吴堡县有残疾人3748名,康复是他们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需要。吴堡县残联通过开展光明、助听、助行、矫治等一系列扶残助残工程,使一大批残疾人增强了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达到“救助一人、造福一家、温暖一片”的效果。去年以来,吴堡县免费为39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为12人装配助听器,为5名脑瘫、智力障碍、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发放轮椅120辆、双拐50副、单拐50根、坐便器30个。残疾人精准康复筛查建档1624人,筛查评估1202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1182人。

2、民生保障——

贴心帮扶暖人心

“多亏你们上门办证,让我能申请残疾人补贴,太感谢了!”吴堡县辛家沟村村民宋某患精神病好多年,一直想办残疾证,但县上的精神残疾定点鉴定机构设在绥德精神康复医院,由于出行不便,无法前去鉴定。吴堡县残联主动上门鉴定,并为其办理了残疾证。

为方便患者鉴定,吴堡县残联邀请医院评定专家上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疑似精神病患者及智力障碍患者提供鉴定服务。评定专家仔细查阅病历,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和当前的身体、家庭状况,最终评定其残疾等级,同时为他们讲解助残相关政策。

据了解,吴堡县残联严格落实省市关于贫困残疾人“两项补贴”的实施意见,去年以来共为2719人发放生活补贴195.888万元,为722人发放护理补贴77.688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两项补贴”合计153.312万元。

3、就业服务——

授人以渔促增收

刘晓艳是一名“创业达人”,身患肢体二级残疾的她在吴堡县残联的帮扶下,做起了微商和电商生意,专门销售吴堡本地的特色农产品。

“我之前在县残联的帮助下开了两年杂货铺,后来又参加了几期残联组织的电商培训班,懂点门道就自己创业了,生意还行,每月能有一两千元收入。最近,我的淘宝店铺也快上线了。”刘晓艳说。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吴堡县残联根据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精准需求,组织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近两年来,吴堡县有240多名残疾人通过参加计算机、盲人按摩、美甲、手机维修等培训,掌握了创业“秘笈”。吴堡县残联还以就业援助月活动为契机,召开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出台政策对从业初期有困难的残疾人自主创业给予一次性扶持,引导爱心企业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通过互联网、农村电商等渠道拓宽残疾人就业门路。

吴堡县残联通过评选自强模范、宣讲残疾人先进典型事迹等举措,全县相继涌现出修车补胎匠张卫铭、盲人养鸡大户薛文招、盲人按摩师冯志全等一批残疾人自立自强模范,鼓舞帮助更多残疾人投身创业热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新闻推荐

吴堡确定5个省级和11个市级“三变改革”试点村

阳光讯(记者李源通讯员辛亚娥文/图)近年来,吴堡县把发展壮大产业作为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主攻方向,将扶贫资金与农村“三变改革...

吴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吴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