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永远的案板街14号

西部法制报 2019-04-13 01:00 大字

张建伟

在我的一生中,遇到过很多的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王中义老师。祖籍河南的他1941年9月出生在西安市案板街14号一个中医世家,1963年毕业于西安师范学院(现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1964年9月来到吴堡县任家沟中学工作,1985年,王老师调回西安,2001年,他在西安市教育学院退休,2018年8月病逝。

那天,我在同学群里得知王老师病逝的噩耗,心好似被利剑击中一样疼,鼻子一酸,泪如雨下。那么善良刚毅的人,终究也抵不过无情的岁月和残酷的病魔。那天,整整一个下午,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戒烟多年的我抽了许多根烟,烟雾缭绕中,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在黑板上写字的身影,脑海里浮现出点点滴滴的往事。

1

记得高中时的一个寒假,我们没有放假,为了让我们考出好成绩,假期王老师没有回省城西安。他主动找到学校领导,提出给我们补课。那个冬天格外寒冷,一哈气都会在嘴边结起冰碴。我们除了吃饭休息就是上课,感觉有些枯燥。有一次上完课,王老师把在白纸上抄好的两首歌词挂在教室的黑板上,教给我们唱。刚好这两首歌是我们村的民间艺术家张天恩创作的,一首是《赶牲灵》,另外一首是《跑旱船》。说实话,王老师的嗓音一般,五音也不是很准,但是他为了让我们的学习生活不那么枯燥乏味,非常认真地给我们一字一句教唱。那个冬天成了我记忆里虽寒冷却温暖的冬天,以至于后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听见或唱起这两首歌,都有一股暖流在心头泛起涟漪。

2

王老师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电视里的影像。如今,电视机很普遍,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电视机却非常稀罕。那时,我们只是在报纸上看见过电视机介绍,实体东西根本就没有见过。我在吴堡县文史资料上看到,当时上级部门给了吴堡县一台匈牙利生产的电视机,但陕西省内的电视信号根本覆盖不到吴堡,便闲置在那里。后来,这台电视机给了任家沟中学。

记得那是1978年年末,王老师带着我们架设了几米高的天线,天线一头与会议室的电视机连接。打开电视,起初我们什么也看不到,经过反复调整天线方向后,接收到了从黄河对岸的山西发射的信号,让我们这些没有走出过山沟沟的娃娃第一次看到了黑白影像,第一次听到了电视里的声音。

3

1979年元旦,是我人生中很有意义的一天。那天中午吃完饭,王老师叫了我们几个学生,让我们和他一起制作能上天的灯笼,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孔明灯。当时我个子小身体瘦,王老师让我钻进一米多高的灯笼里面,去看纸做的灯笼有没有漏气孔,他和其他同学在外面用纸和糨糊把漏气孔补好。我盼望着夜幕快快降临,看灯笼升上天空。天黑后,我们和王老师一起来到三斋操场,把灯笼下部的破棉絮蘸上煤油点着,不一会儿,灯笼冉冉升空,把学校和周围村庄都照亮了。

4

王老师的批评和教诲让我受益匪浅。上高中时,看似聪明的我其实很笨。有次上物理实验课,我用仪器测试比重,测试完水的比重后,直接从水杯里拔出来,用同样的力度把仪器插入酒精杯,不料想酒精的比重小,仪器碰坏了,我也被吓坏了。王老师看见走过来,把我批评了一通。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仪器很贵,值5块钱。当时的5块钱是我一个月的伙食费,为这事,校委会专门上过会,本来要我赔偿的,王老师在会上说他有责任,没有给学生讲清楚如何使用仪器,所以,学校让我写了一份检查,算是对我的惩罚吧。

还有一件事情,因为我不认真,再次受到王老师的批评和教诲。那时学校没有邮政所,我家是乡政府所在地,有个邮政所。一个星期六,我准备回家时,王老师找到我,让我顺路帮个忙,给他在西安的家里汇十几元钱。他把地址和收款人名字写给我,然后说:“这些钱是给两个亲戚的,你在附言里要写清楚,一个人多一个人少。”我听得糊里糊涂,似懂非懂,急急忙忙去邮政所把钱寄了。回到学校,我把汇款附言里填写的内容给王老师说了一遍,王老师听后对我说:“你把我的意思弄反了,给那两个人的钱恰恰搞错了,我再写一封信说清楚吧。”王老师又给我讲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提醒我以后谨慎行事。王老师走后,我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我是个农村孩子,第一次拿这么多钱,第一次填写汇款单,可是由于自己粗心大意没有把事情办好,我很内疚。

这两件事情,我记得非常清楚。正是因为王老师的批评和教诲,让我此后几十年,尤其是自己从事新闻记者工作后,做人做事方面注重细节,尽量避免疏漏。

5

1979年夏天,我们就要参加高考了,王老师上了最后一节物理课。下课前,他鼓励我们考出好成绩,努力成为社会栋梁之材。最后,他工工整整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西安市案板街14号。

王老师手指黑板说:“这是我家在西安的地址,同学们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去那里。”我个子小坐在前排,看见他的眼角有泪光闪动,他哽咽的话语让我们这些山沟沟里的娃娃深受感动。后来,七尺男儿的我多次路过西安市案板街,不由得走到14号看一看,伫立在门口。那一刻,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毕业时黑板上的那几个大字。

如今,案板街还在,我们尊敬的王中义老师却不在了。然而,王老师和当年的案板街14号粉笔字,却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

新闻推荐

“老兵书记”以敢于担当的作风攒足了劲向贫困“宣战” 24年军龄的退伍转业老兵苏诚来到吴堡县张家山镇白洛现村带领群众致富

“鞋底和泥土挨到一起,再远的路也能走;真情和汗水挨到一起,再难的事也能办……”这句话用在榆林市检察院派驻吴堡县张家山镇...

吴堡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吴堡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