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吴堡:五措并举齐发力全面“总攻”拔穷根

陕西日报 2017-12-27 06:09 大字

在养殖合作社入股的贫困户分红。

郭家庄贫困户辛芳发依靠养鹅有望脱贫。

寇家塬镇刘家源头村试种昆仑山雪菊成功。

霍喜龙

今年以来,吴堡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瞄准扶贫产业发展、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强化基层组织保障,制定了一系列实战实用的“超常规”举措,集中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

全县共有贫困村6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321户15970人,其中,2016年底前已脱贫人口2351户6135人,在册贫困人口4970户9835人。今年截至目前,全县危房改造376户661人;移民搬迁824户2455人;教育扶持835户2082人;健康扶贫3037户6310人;生态补偿聘用护林员166人。自来水普及率、水泥路入村率、电力入户率以及中心村卫生室覆盖率均实现100%,年内计划脱贫的5个村均达到退出指标,2083人已经顺利脱贫。

发展产业稳定增收

“去年发展养羊产业政府补助了5000元,今年扩大养殖规模政府又给了5000元。”看着一卡通上打进去的产业扶贫资金,宋家川街道后焉中心村的李辉春乐呵呵地说,“种植小杂粮,政府也给我补了2300元。还获得30000元免息贷款呢。”该县把发展壮大产业作为解决贫困群众收入问题的主渠道,本着“提上限、扩领域”的原则放宽产业扶贫补助政策,将传统小杂粮种植、中药材种植、经济林改优改良等纳入产业扶贫的补助范围,单项产业扶持资金由原来的每户5000元提高到1万元,贫困户发展多个增收产业均可获得扶持,每户最高可获得2.5万元扶持资金。针对适合本地发展的红枣、核桃、蚕桑、花椒和山地苹果等特色产业,该县专门制定了单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按年度分解将产业发展任务下达到乡镇进行考核验收,重点鼓励规模经营和整村推进主导产业。今年,全县共安排产业扶持资金1819.5万元,惠及贫困户3640户。并通过设立扶贫贷款风险担保基金800万元,撬动县农业银行和农商行产业贴息贷款4600余万元;安排小额贷款风险抵押金1500万元,向产业扶贫户发放小额信贷6300多万元。

同时,该县大力推行“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和“电商+加工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把发展股份合作社作为“三变”改革的主要抓手,引导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将土地、经济林和财政产业扶持资金折股量化,由合作社实行集体代管、集约经营,通过股金分红和吸纳就业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红枣产业2019年改良面积将达到6万亩以上;核桃产业2020年种植面积将达到3.5万亩以上;改造新栽优质高产桑园2020年将达到6000亩、年养蚕3000张以上;花椒产业2020年将发展到5000亩以上;山地苹果产业2020年新发展果园面积将达到8000亩以上。

促进就业拔掉穷根

日前,吴堡县28岁的小慕顺利找到公益性协管员岗位,圆了自己的就业梦。她本科毕业之后临时应聘在一家小型私企,家中姐妹四人,父母均务农,由于妹妹患有血液病,长年需要花费巨大资金治疗,家里入不敷出。同小慕一样,通过现场报名、初审、笔试、资格审查、体检、政审、公示等环节,吴堡县已将58名贫困家庭子女安置在公益性岗位上工作。

该县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贫困户“拔穷根”的关键举措,通过就地安置贫困大学生就业,破解部分贫困户没有基本经济来源难题。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21名贫困家庭子女中未就业的医学类和幼师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即将被直接聘用到中心村卫生室和社区幼儿园等基层公益性岗位,58名贫困家庭子女通过公益性岗位考试也将在家门口就业。同时,免费选送172名贫困户“两后生”和大学毕业未就业的贫困家庭子女赴榆林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后聘用到基层公益性岗位就业,并安置贫困家庭成员近1000人在农村保洁员、农村计生专干、政府公益性等特岗就业。

从今年12月开始,该县还分2批选送160名吴堡籍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赴榆林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4-6个月的电子商务培训,每人2万元的培训费用由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县扶贫办和参加培训人员个人共同分担,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负责安置就业,保证月薪不低于4000元。

扶志扶智转变观念

摆脱精神上的贫困是破解精准脱贫的一个难题。为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该县专门出台了脱贫鼓励激励政策,对产业扶持实现脱贫并主动申请退出的在册贫困户进行奖励,引导贫困户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对2017年主动申请脱贫的贫困户每人奖励2000元,每户最高奖励10000元;对2018年申请脱贫的贫困户每人奖励1000元,每户最高奖励5000元。目前,全县639户1380人主动申请脱贫。

“政府对贫困户太好了,我还能干得动,不给政府再添麻烦了。”寇家塬镇田家塬村的贫困户于维清主动申请脱贫后说起扶贫政策连连竖起大拇指。因患重病,于维清被寇家塬镇识别为贫困户,政府代缴了全家的新农合和大病救助保险,医药费报销95%以上。为了能尽早脱贫,经过治疗病情逐渐好转的于维清不仅主动发展起了蚕桑养殖,还种了三亩小杂粮,政府给予1600元产业扶植资金,并为其装上自来水,收入稳定,两不愁三保障达标,主动向镇村递交了脱贫申请书。

与此同时,该县还把塑造乡村文明新风摆在突出位置,先后召开全县自强脱贫模范表彰大会和全县新民风建设先进典型表彰大会,表彰奖励评选出的自强脱贫模范、文明家庭、“吴堡好人”和孝老爱亲模范,公开曝光有能力赡养老人而不尽赡养义务的不肖子孙。并在各镇、各村开展新民风建设和道德评议活动,引导贫困人口逐步消除“等靠要”思想。在全县范围内公开征集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扶贫扶志宣传标语和绘画作品逐村上墙宣传,并通过文化惠民演出,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进村巡演,营造“脱贫光荣”“争贫可耻”的浓厚社会氛围。

党建引领助力脱贫

“把想干、会干、干得好的干部用起来,把不愿扶贫、不会扶贫的干部淘汰下去。”在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上,县委书记王华掷地有声地强调,“全县拟提拔人员全部进行扶贫工作绩效考核,优秀的方可进入考察程序,不合格的就地免职。新提拔任用的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律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任职之日至整县脱贫摘帽之日。”

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县摸索出严格的选人用人机制,明确规定凡正副科级后备干部必须到村担任第一书记,不愿去的取消后备资格,五年内不得提拔,到村工作出工不出力、消极应付的坚决撤换,并进行组织处理。并将“三项机制”运用到脱贫攻坚一线,激发一线扶贫干部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对按期完成整村脱贫任务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每人晋升年工资3000元;特别是对整村流转土地500亩以上,吸收60%以上村民参与发展规模特色产业,并且帮助村民实现人均稳定增收2000元以上的,给予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待遇,特别优秀的直接提拔到乡镇领导岗位。对按期完成整村脱贫任务的第一书记和乡镇包村工作人员,一次性奖励现金每人3000元,干部身份优先提拔、临聘身份直接转事业岗。

同时,该县将对不愿干的、不会干的村“两委”负责人果断进行调整,从今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在本县户籍高校毕业生中选聘20人,进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表现良好的选任为村“两委”正职,担任正职后连续任职两届且考核合格的,给予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待遇。

新闻推荐

吴堡县举办中小学汉字书写选拔赛

本报通讯员郭爱丽呼欢欢报道12月7日,由吴堡县教育局主办、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第四届“陕西省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活动”吴堡选拔赛拉开帷幕。赛场上,来自该县第一完全小学、第二完全小学和...

吴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吴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