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挂面节 节小趣味大
本报记者 庄晨阳
“到底谁家的挂面最好,谁的手艺全乡第一?”这是有着家户制作手工挂面传统的吴堡县张家山乡群众一直“争议不定”的话题。11月20日,在由张家山乡政府组织的挂面文化节上,乡亲们心服口服的张家山挂面“英雄谱”产生了。
政府搭擂台 群众显身手
“更高、更快、更强”是大家熟知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乡村挂面大赛上,这六个字被乡亲演绎得十分精彩。谁家的挂面架子搭得最高,意味着挂出的面条最长最细,谁的手法最快,谁挂出的面口感好、韧性强,都是评判好坏的重要标准。
虽然天气不暖和,但是乡亲们的热情一点不减,一大早张家山乡政府的小院已经被四里八乡的群众围得水泄不通。
上好的挂面必须在太阳当头、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候开始制作。上午11点,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经过群众初选的15家挂面户开始忙活了,选手们拿出前夜里已经醒好的面开始拉成条,缠绕到两条木棍上,然后慢慢拉扯,直到挂上架子,制成成品。
艺高人胆大,绝对是成为挂面顶尖高手具备的素质。眼看着一架一尺多长的挂面,从屋檐一直被拉到接近地上,面条从手腕粗变到麻绳细,最后的关头,大家屏住了呼吸。
“哗!”全场笑开了锅,一位选手把一架子面扯成两架子,只好退出比赛。
据介绍,挂面高手可以把一公斤和好的面挂到4公里长。
最终来自冉沟村的霍根成和高家塄村的霍来俊并列冠军,成为当之无愧的“挂面大王”。
小挂面要做大产业
张家山乡有着上百年的制作手工挂面传统,目前全乡固定加工户有近50家,年产挂面300吨,年创收270万元。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的增加,张家山手工挂面经常会出现断货供不应求的现象。张家山乡党委经过市场调研后,决定把手工挂面作为全乡发展“一乡一品”的龙头产业重点发展。
“乡政府正扶持农户开发特色挂面产品,就像方便面那样,我们要给挂面加上羊肉臊子料包,正在试制杂粮蔬菜挂面,这样会更加受到市场的欢迎。”挂面经销商张永强告诉记者。
该乡上还建立激励机制,对于挂面销售超过5万元以上的挂面户能得到乡政府一次性5000元至2万元不等的奖励。
“我们全乡每个干部都包抓几个挂面户,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扶持整合几家大的挂面户,打造几个著名品牌,不断开拓市场,增加全乡挂面户的数量,使张家山成为陕北手工挂面名乡,让广大群众发家致富。”张家山乡党委书记王德烽满怀信心。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宋书适报道“六一”儿童节,吴堡县慈善协会、团委、关工办、残联、教育局为了表达对少年儿童们节日的慰问和关爱,深入郭家沟镇中心小学联合开展了以“爱心给我快乐”为主题的送爱心大行动...
吴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吴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