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河畔好家园 花家湾村改善人居环境记

榆林日报 2021-09-15 08:26 大字

花家湾村干净整洁的街道和繁花簇拥的庭院。马蕊 摄

记者 马蕊 通讯员 刘涛

初秋时节,走进绥德县石家湾镇花家湾村,一条条街巷平坦整洁,一排排民居错落有致,一幅幅美景惹人流连。

“整饰一下,村庄如今更好看了。”9月8日,花家湾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军喜笑颜开对记者说。

新形象——

美丽乡村入画来

“乡村美不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是否干净整洁。”谈起美丽乡村建设,王小军有自己的看法。

花家湾村新农村建设工作2014年启动,按照村民自建、政府补贴思路,由村集体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建造易地搬迁集中安置房604间,安装了路灯,修建了花园,并在每家门前修建了花坛,集中安置村民184户、648人,目前入住率已达80%。

新农村硬件设施建设完成后,花家湾村又先后自筹资金1100余万元,争取上级配套资金800多万元,聚力加强安全饮水、道路、绿化亮化、电力电信、环卫、给排水和防灾减灾等设施建设工作,对村民院落的大门、外墙(保温层)及房前屋后进行整体改造,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环境常态化保洁,清除卫生死角,栽植花卉树木。

“现在环境这么美,大家都主动保护环境,几乎没人乱丢垃圾,我们打扫卫生也轻松多了。”在村里从事保洁工作的王文清说。

如今,行走在花家湾村,房前屋后有花,道路干净整洁,文化广场红火热闹,处处皆是“美丽乡村入画来”的好景致。

新风貌——

文明乡风树起来

早在2019年,花家湾村就在该县率先开展了“烟头革命”,引导村民捡拾垃圾和烟头,并依托“爱心超市”开展积分兑换活动,从而营造不乱扔垃圾、烟头的良好氛围。

“每天没事了就去外面走走,锻炼锻炼身体,看到垃圾和烟头捡起来,拿到爱心超市换点积分。此外,每次家庭卫生评比我都有奖,你看,我都攒了200多个积分了,到时侯去‘爱心超市’换点粮油。”今年59岁的花家湾村村民李有录坦言,刚搬到新农村时自己还有点不适应,但看到大家都把门里门外拾掇得干干净净,他也开始时刻注意院子周围的卫生,有点垃圾就要赶紧扫了。

从“烟头革命”入手,近年来花家湾村还通过发布乡规民约,倡导村民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设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积极营造乡村新风尚。村庄变美了,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多了,村民的自豪感增强了,保护环境卫生意识和文明素养也在提高,推动村容村貌得到了全方位提升。

新目标——

集体经济富起来

美丽乡村,不仅要环境宜居,更要有产业支撑。在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改造的同时,花家湾村还坚持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其间,该村依托石家湾镇的绿丰千亩油用牡丹示范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致富产业基地,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委托经营、吸纳打工等多种方式,每年为村民带来稳定收益。其中配股种植油用牡丹52户,每户分红3500元,并分发价值3000元的牡丹苗;配股养殖47户,每户分红5200元;合作代管养殖53户,每户分红2500元;与山阳牧业合作7户,每户分羊7只;联户养殖10户,每户分红13000元。2018年,中国电科还在花家湾村投资200万元建设光伏产业,截至目前创收18万余元。一系列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易地搬迁群众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全村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特色旅游,真正使我们的村庄变景区、住房变客房,让大家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王小军说。

新闻推荐

绥德县“为教师亮灯”

本报讯(通讯员杨聂而)“快看,出租车顶有字,祝福老师们节日快乐。”9月8日晚7时,绥德县地标性建筑、各学校的LED电子屏幕、出租...

绥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绥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