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第一书记魏宝生:一份为民情 十分用心干

榆林日报 2020-08-12 08:39 大字

魏宝生(右一)了解农作物长势 耿永飞摄

近日,在绥德县中角镇董家山村,脱贫户郝绍光一家谈到村里的扶贫干部魏宝生,赞不绝口,郝绍光说:“村里多年来吃水困难和出行困难的问题,在魏书记来村任职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全部得到解决,这对我们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2018年6月,魏宝生被选派到董家山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董家山村由董家山、婆婆寺、白家山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因为自然环境差,耕地得不到有效灌溉,而村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同时,在产业发展上没有合理的规划,导致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部分有条件的村民甚至搬离本村,还有部分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

魏宝生到岗后,对村民进行了大量走访,摸清了董家山村致贫原因和产业现状。董家山村平均海拔1100多米,辖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地带,山大沟深,黄绵土质,气候温差明显,白家山和婆婆寺是市级旱作农业示范园区,非常适合种植小杂粮和马铃薯,魏宝生了解到,该村历来有种植玉米、高粱、谷子、洋芋、小杂粮,养殖牛、猪、羊、鸡等传统。

魏宝生与村“两委”班子商议,董家山村要发展,必须以大力发展杂粮产业为主。2019年,在魏宝生的带领下,董家山村启动“三变”改革,魏宝生多方争取资金,机修宽幅梯田,整治低产低效农田,整合土地资源,合理优化种植产业布局。同时,带领村集体成立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利用白家山旱作农业园区的优势,打造种植基地品牌,大力培育小米等市场需求旺盛的农产品,积极联系农产品加工企业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逐步形成订单农业,带动董家山村村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签订种植合同57户,种植谷子600多亩,谷子总产量突破20万斤,通过“订单农业”渠道销售,为村民多增加收入4万余元。

在村里发展杂粮产业的同时,魏宝生还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养殖业,教村民学习小杂粮的种植实用技术,学习山羊、土猪和蛋鸡在饲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还通过“扶贫夜校”的形式,多次对种植养殖户进行培训。同时,魏宝生还组织董家山村村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扶志扶智活动,大大提振了村民的精神面貌。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他多方协调,为董家山争取到项目资金350多万元,新建淤地坝一座,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帮畔70米,硬化道路120米,安装防锈镀锌管防护栏364米,维修改造了水源地,新打机井两眼,新建井房两座,硬化道路2.34公里,维修道路70米,并新建了白家山正沟大桥。

2018年、2019年,魏宝生均被推荐为优秀第一书记,他视驻地为家、视群众为亲人,全心全意谋划董家山村的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

新闻推荐

科学管理果园 苹果成了“致富果”

“前年,我的3棵‘黄元帅’树(苹果树种)摘下的苹果就卖了几千元,这是我种苹果这么多年来单株收获最高的一次。”提起这件事,绥...

绥德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