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充电 健康生活 听周华讲述心理咨询服务那些事儿

榆林日报 2018-11-28 09:11 大字

周华在接听心理咨询服务热线

文图/本报记者 刘予涵

改革开放40年来,榆林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心态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心灵健康,心理咨询不再是丢人、不光彩的事。这一点从心理咨询师的报考人数上就可反映出来。”榆林市心理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华说。

1、心理咨询服务是件快乐的事

2005年前,周华在绥德县一家医院工作。“我发现有时病人并不单单是身体上的疾病,很多时候心理上的阴影,对治疗效果会产生很大影响。自从我接触到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周华说。之后,周华离开医院,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和丈夫共同创办了榆林市心理学研究会,并通过考试成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周华说,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心理比较封闭,具有防御性特征,人际关系也较为单纯,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心理变化从防御型转向开放和外向型。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并最终导致一些问题行为的发生,如反社会现象、狂躁倾向、妄想症、不平衡心理以及依赖心理等。

现在,接受心理咨询的人群分布广泛。“来访者中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十多岁的学生,几乎涵盖各行各业。他们有的心情烦躁、情绪低落;有的伴有忧郁、焦虑、强迫等症状;有的是亲子关系、婚姻关系不和谐……”周华说。对周华来说,为来访者提供心理咨询,为他们解开心结,带来生活希望,是件非常开心快乐的事儿。

2、为您打开心灵的窗户

周华说,一次,有位妈妈带着8岁的女儿前来咨询。这位妈妈说,最近半年来,女儿经常说头痛。她带着女儿看了不少医生,做了很多检查,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在仔细询问了孩子及其家庭的情况后,周华终于找到孩子“头痛”的原因。原来,半年前孩子父母离异,女儿被判给母亲。女儿和父亲关系一直很好,父母离异后,母亲拒绝父亲探望孩子,只有在孩子有病时才允许探望。慢慢地,女儿发现了这个“秘诀”,几乎天天喊“头痛”,于是就出现了母亲带女儿四处求医的现象。经过此番心理咨询,这位母亲意识到,是自己的怨恨心理才导致孩子装病的心理行为,于是改变了自己态度,孩子的头痛症状也就自然消失。

周华表示,很多夫妻离异后拒绝对方探望孩子,这种情况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容易让孩子对亲情关系产生怀疑,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变得孤僻、不合群,甚至在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认为爸爸妈妈抛弃了自己。因此,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说明,爸爸妈妈虽然不在一起生活,但对他的爱不会减少。同时,父母要经常探望孩子,不仅在生活上多关心孩子,更要注意和孩子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交流。

3、儿童身心健康更需关爱

2013年7月19日,由市创文办、市文明办与市心理学研究会联合筹建的“榆林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正式成立,8111188、8111199“榆林市周老师心理健康热线”同时开通。

据了解,该热线由市心理学研究会提供,有十多位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轮流接听电话,针对青少年学业、亲子关系、人际交往等问题提供专业心理辅导。工作日时间,市民可拨打电话和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热线开通至今,已为市民提供电话服务近千人次。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少父母找不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渠道,导致孩子更加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周华表示,不少人对心理咨询抱有一定偏见,觉得去心理咨询要讲出隐私,感觉不安全,甚至将心理咨询与精神问题划上等号。周老师心理热线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广大青少年,减少了他们的心理咨询顾虑,为心理咨询提供了一种新的、切实有效的服务途径,有助于改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4、榆林人崇尚心灵“充电”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心灵的健康,心理咨询不再是丢人、不光彩的事。这一点,从心理咨询师报考人数上也能反映出来。”周华说。近年来,榆林市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推进心理健康科普工作开展,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榆林市心理学研究会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培训工作,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榆林市心理学爱好者讲解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内容,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咨询,爱上心灵“充电”。

去年11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退出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榆林市500余名考生抢搭心理咨询师考试“末班车”。

截至目前,市心理学研究会共培训了2000多名心理咨询师,他们奋斗在榆林市教育、卫生、公安等各条战线,成为榆林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新闻推荐

被告玩失踪,法官追回执行款4.6万元

11月7日,西安市莲湖区法院行政庭的一份缺席判决生效后,引起该民间借贷案的被告任某的思想重视,并委托亲属从千里之外的陕北...

绥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绥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