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好人曹毛女传承“工匠精神” 2003年至今,曹毛女参加剪纸活动有上百次,累计获奖百余次
记者 张壮壮 李源 文/图
曹毛女,女,1965年4月生,陕西绥德人,现居住在航宇路交通局有德超市。2003年至今,曹毛女参加剪纸活动有上百次,累计获奖百余次。她的剪纸作品,参加陕西妇女名家名作旅游博览会、杨凌农高会、大唐西市等国内外活动,很受人们欢迎。
用执着的心练就一身技艺
自幼受奶奶和母亲的熏陶,曹毛女酷爱剪纸、扎花、盘纽扣、捏面花等民间手工艺,被当地称为“巧媳妇”。24岁时,曹毛女结婚生子。由于收成不好,只以种地难以维持生计,于是,她开始剪纸卖窗花。刚开始,丈夫不赞成,瞧不上这个行业,性格倔强的曹毛女听老人们说,会一门手艺,就饿不死人。于是她坚持剪纸,将剪纸在村子小卖店旁边挂着宣传,结果出乎她的意料,来她家买窗花的络绎不绝。那时候,一套剪纸只卖8毛钱。曹毛女夜以继日地剪,有时坐着拿着剪刀就睡着了,手上老茧排成行。
后来,每逢过年时,她走乡串户、赶集市、摆地摊销售剪纸。好多次,下雪天,手被冻得通红,冻裂的口子出血,手指麻木,掉在地下的红纸都捡不起来,她依然坚持在摊位卖剪纸……
功夫不负有心人,曹毛女硬是卖8毛一副的剪纸,一年里收入800多块,这对当时贫困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也促使曹毛女积极走上剪纸人生路。
在传统传承中被誉为“金剪刀”
1999年,曹毛女一家进了绥德县城。她与丈夫打工赚钱,供孩子们读书。一家人挤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子里,度过10年时光。
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打工所在的学校校领导来她家看望,发现了墙上的剪纸,直夸剪得好,于是把曹毛女推荐给绥德县文化馆。当时绥德县政府正在收集永乐大道上的石板画样子,需要弘扬传统文化的好作品。曹毛女和女儿一起创作了第一幅作品《擀毡》并获奖。当时征集的作品,基本都出自出名的画家和雕刻家,一个农村妇女的作品能被征集上并获奖,人们都很惊讶。
从此县领导和文化馆推荐曹毛女参加各种剪纸比赛和培训班,使她认识了很多剪纸能手,剪纸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她的剪纸作品《娶亲》在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中荣获金奖,还受邀到内蒙和林格尔参加颁奖典礼。
回到榆林后,中央电视台及多家媒体陆续采访报道了曹毛女,当地的各家媒体上都报道了曹毛女的剪纸作品。同年,在榆林市妇联的支持下,曹毛女和女儿慕倩倩创办了自己的剪纸门市。慕倩倩作为一名90后,8岁就学习剪纸,从小受家庭文化的熏陶,深深爱上了剪纸艺术,她的作品《喜笑颜开》荣获横山“李自成故里杯”陕北民俗风情剪纸大赛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2003年至今,曹毛女参加剪纸活动有上百次,累计获奖百余次。她的剪纸作品,参加陕西妇女名家名作旅游博览会、杨凌农高会、大唐西市等国内外活动,很受人们欢迎。她创作了上万幅精彩的剪纸作品,被榆林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命名为“金剪刀”。她本人是东西方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剪纸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陕西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等。2013年被授予榆林市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14年被授予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4年7月被命名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10月被选为陕西省绥德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等,现为绥德县第九届政协常委。她的作品接连被中央美术馆、中国剪纸博物馆等地收藏,个人信息被列入中国剪纸艺术家信息库。
积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近年来,在坚持创作的同时,她积极传承剪纸技艺,弘扬传统文化。受聘于榆林市第十二中学和榆林市第一中学,以口手相授的方式对学生传授剪纸知识和技巧,迄今已培养出四届180余名学生和剪纸爱好者,并带领他们多次参加各种剪纸活动,其中多位学生的作品在“全国非遗进校园研讨会暨剪纸展”中获优秀奖,榆林市第一中学分校被评为“非遗进校园先进学校”,她本人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和优秀传承人。
现在,国家大力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曹毛女是很大的鼓舞。作为绥德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将进一步投身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中,带动更多的青少年与剪纸爱好者学习剪纸技艺,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陕西省7条高速公路实行差异化收费试点 西咸北环线货车基本费率降33%
华商报讯(记者李婧)经省政府批准,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陕西省7条高速公路开展差异化收费试点。G6521榆林至绥德高速公...
绥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绥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