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神木中学那些年(上)
刘子安
人生不在于收获了什么,而在于经历了什么。有些经历让人魂牵梦绕,难以忘怀。我在神木中学的那些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算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那时的我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辛勤耕耘,“倾尽丹心育桃李,奉献韶华铸师魂”,走过一段播种希望、激情燃烧的岁月。
但求耕耘,不问收获。
一九八一年前后,国家正处于人才短缺时期,大专院校毕业生由国家包分配。这一年,我毕业,面临着人生最重要的选择。因为学的中文,又是师范,到教育界当老师是专业对口的分配。我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好几位老师推荐我留校任教,我的留校愿望也比较强烈,但不知什么原因未能如愿。省劳动局给学校分了几个去延安姚家坡劳改农场当干警的指标,权衡利弊还是放弃了。于是,我回到了老家任教。
对于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来说,分配在农村还是城里,由自己选择了。
留校未果,心里很沮丧,再要分配到乡下,就太失败了,我的心里渐渐有了压力。我突然想起了当时在任的神木二中侯永林校长,我上大学前在跌水崖电站工作时,他是毗邻的神木“五?七”大学校长,我们有过交集。我直接去二中找到了他,他痛快地答应了我说:“你肯定能当一个好教师,那年‘五?七’大学请你讲过一次课,讲得很好,二中欢迎你来教书,回去等通知吧!”
八月二十五开学了,我如期站在了二中的讲台上,心情激动也很复杂,我非常感激侯永林校长,也敬佩他乐于助人,言必行、行必果的为人品格。我对教师并不陌生,我父亲一九五七年神木中学初中毕业考上绥德师范学校,一九五九年毕业后从事过多年教师工作,我的一个姑姑、两个姑夫都是教师出身,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热爱这个职业。
侯校长对我很偏爱,把二中招的第一届两个高中班的语文课和一个班的班主任交给了我。我很振奋,决心要做一名好教师,将来要成为一个教育家。我的热情很高,备课精雕细琢,讲课渐入佳境,深受学生欢迎,除了课本内容,还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古典诗词和其他课外内容,三十几年过去了,有些学生还能朗诵一些古诗词,如陆游的《钗头凤》。好多学生都喜欢上了文学,也影响了他们的人生。
一九八二年前后,全国正热学辽宁盘锦中学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法,我从录像带上听过他的报告,看过他的示范课,十分佩服,在教学中学习了他不少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以至于八二年后半年我突发奇想,设想调到城关完小任教,招收90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分两个班,由我当班主任兼带语文课,一直带到高中毕业,潜下心来搞12年教学实验,然后一直跟踪这些学生考上大学、走向社会的调查,总结出一套理论和方法,实现自己教育家的梦。结果被亲友们否定了,一直是心中的一个缺憾。调入行政部门,我也曾心动过,但最后未成行。我暗下决心,要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苦心耕耘。
一九八三年初,二中的高中班并入神中,我们几个高中带课教师由神中挑了几人跟随学生一并到了神中,这是一个意外的机会。神中是省属重点中学,高级中学,位置分量都很重要。更意外的是我初到神中就得到了重用,分配了高二两个理科尖子班的语文课。这个课高一是马伟荣老师带的,高二前半学期是武绍文老师带的,高二后半学期交给了我。与高手接棒,我的动力十足,做了充分的准备,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全部所学和十二分精力及智慧教好这门课,一年半后高考语文一定要夺取好成绩。第一节课我的开场白是这样讲的,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焉,而王天下不与存焉!”能得天下的英才而培育是第三件快乐的事,而当了天下的王统御天下不在这三乐之内。学校把这届理科全部尖子学生的语文课交给了我,深感有得英才而育之的感觉,其乐无穷。这也是我当时心态的真实写照。
这一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说刘老师有学问、板书好。三十几年过去了,有些学生现在还能对当时的上课情景讲得绘声绘色。
后来的观摩听课、专题评课,我也完成得很好,为我在神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九八三年底,因为户县高考成绩全省名列前茅,学校决定派人赴户县考察学习两周。考察队伍没有我,学校规定高三各班不放假,除了留守的教师照常上课,其余时间自学。这两个星期我每天按课表照常上课,三四班的老师大多数都出去了,学生自学时间太长太乏味,我就和大家商量好,每天补点语文课。此前我让学生每人买了一套《古文观止》,上课期间穿插讲一些该书的内容。
这两周就专讲这套书,诸如《过秦论》《冯谖客孟尝君》《腾王阁序》等篇章的内容好多学生现在还记忆犹新,多数人都珍藏了这套书,学生共同认为这套书的讲解学习对他们提高语文成绩、优化做人做事的思维方法起了很好的作用。
后来得知考察没让我和一些同志去的原因是我们的第一学历是专科毕业,不少老师因此有怨言,我还真佩服自己,没考究原因、没抱怨、没闹情绪,而且心安理得、昏天黑地地给学生补课,自己还特别心情舒畅,真有一种但求耕耘、不问收获的执着。
调在神木中学任教,最幸运的就是遇上了李向成校长。李校长在神木教育界可谓德高望重,桃李芬芳,学识渊博,为人谦和,教育理论功底深厚,经常为教师们讲授苏霍姆林等教育思想,也经常找我私聊。他的思想和品德深深感染了我,也为我的成长注入了不可或缺的养分。
一九八四年初开学,神木教育界发生了一件颇具轰动效应的大事,杨国炜老师从神中的一名普通教师一跃提升为神木二中校长,一时间街谈巷议,传为美谈。其实这件事并不是偶然的,一九八一年以来机构改革的大潮促进了领导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进程,此乃天时;一九八四年县委书记梁世普、县长温亮德两位主要领导都是大学毕业,四十来岁的年轻干部,他们主政肯定有利于年轻干部的提拔使用和成长,此乃地利;杨国炜因年轻有为、正直干练由教育局长冯志诚校长力荐,此乃人和。那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杨利生老师被授予了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杨老师多次被邀请去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作报告,着实让人羡慕。
一九八四年机构改革、干部新老更替基本完成,这一年县委、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各企事业单位后备干部选拔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神木中学当然也在此列。一时间神中校长的后备人选成了热门话题。因为时任神中党支部书记的张振华年事已高,时任校长的徐存厚老师也是50多岁了,选配校长接班人已显得十分迫切。经过一段热议,众人的目光大多集中在我身上了。多数人对我的评价是沉稳、大气,头脑清楚,言辞有度;教学工作非常投入,授课水平高,学生评价好;八四级理科快班三四班高考成绩突出,清华、西安交大、哈工大、大连理工等名牌大学应有尽有,而且语文成绩比较突出,满分120分,百分以上学生比比皆是。这为我八四年顺利成为校长的后备干部乃至八五年六月接任校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得八四年高考结束后,在学生报志愿时,我极力坚持让薛永林报考清华大学,因为这个学生门门功课都好,包括语文。但此前清华、北大大家想都不敢想,只是报了其他大学,分数公布后才发现他的考分迈进了清华、北大的录取线。幸好几分波折后,薛永林被清华大学录取了,成为神中有史以来第一个考到清华的学生。还让人们振奋的是文科班中牛文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这也是史无前例的。
新闻推荐
刘为民陕西“三个经济”发展已时至势成,将全省铁路运输中全国路网性过境运量通过能力转化为陕西省枢纽经济的集散能力,是陕...
绥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绥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