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文化 珍藏经典 写在榆阳·陕北民歌博物馆开馆前
康世进
一个城市给人们什么样的形象,不仅仅取决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文化程度和文化标识。不少著名的世界城市就是“文化都市”。有人预测,未来的城市之间的竞争,将逐步体现在城市的文化竞争上。近年来,榆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阳用前瞻的目光、深邃的思考、火热的情怀,从新的起点上寻找城市的品位和城市精神,于是,陕北民歌博物馆在榆阳这块土地上应运而生,并将于5月23日建成对外开放。
也许有些人还没有深刻领悟到建设陕北民歌博物馆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但它确确实实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它是一个地域经典文化的集体记忆,是一座陕北特色文化的丰碑。
陕北民歌是时代的经线和地方的纬线编织出的一匹五彩斑斓的锦,图像入目,让你看它千遍不厌倦。它是陕北地域文化的精髓,也可以说是一面旗帜,一种地域精神。这种地域精神不是纯抽象的东西,而是从民间文化中汲取养分、秉承民间文艺的传统提炼出的一种民风民性。所以历经时间的筛选和打磨,流传至今,集粹了数千首美不胜收的地方声音,也是艺术声音。
有人说过,黄土地的艺术家,既有黄土地情结,又有黄土地忧郁。他们依恋这块土地,需要这块土地。只有在这块土地上,那种渐行渐远的记忆才能转化成艺术形态,那么这种忧郁便成了更深更浓更烈更热的情结。陕北民歌是这样,陕北民歌博物馆的策划者更是这样:用忧患意识拯救情结缺失。历史文化进入现实,现实文化回应历史,他们的心灵将古往今来的时间隧道打通,并从中获得丰富的滋养。
真正美的艺术品种,要用心神去领会,用思想去感悟,用家的温馨去珍藏,让它有一个安身的地方。多年来,对于陕北民歌如何继承和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组织机构十分重视,连有举措。如市文化文物局出版了《陕北民歌大全》,这是陕北民歌史的一件大事,随之不同版本的陕北民歌专辑频上书架。各种赛会如雨后春笋,尽展姿态,更多歌手借陕北民歌的魅力走上了央视。可以这样说,最近几年是陕北民歌最红火最繁荣的时代,但人们似乎觉得还是缺少点什么。缺少一个安身的窝,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在文化建设上,衡量一个政府的能力,要看他们是否有政治家的远见、思想家的敏锐,社会家的担当,普通人的情怀,精神上的突破。在弘扬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方面,绥德县的一马当先,已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佳县赤牛坬乡村旅游民俗、民情绚丽,令无数人感叹不已;神木高家堡依托影视剧扩大知名度……但谁也没有想到,立足“全国性、唯一性、权威性”的陕北民歌博物馆在榆阳落成,让很多自认为是陕北民歌“娘家”的地方悔之不及,望馆兴叹。
陕北民歌博物馆落地榆阳,着实让人没有想到,会惊叹一阵子。其实,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榆林,特别是榆林古城,文化根脉很深,只不过不是陕北民歌的重要发源地罢了。近年来,榆阳区在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文化旅游景点的打造上脚踏实地,刀刀见菜,招招出彩。张季鸾纪念馆、邓宝珊旧居、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纪念馆、杏花节、榆阳小剧场等一系列文化工程开花结果。这次陕北民歌博物馆的建成,说浅一点是榆阳区委、区政府有作为,说深一点是他们有深广的乡愁情怀、深长的大众情怀、深厚的人文情怀、深切的工匠情怀、深远的使命情怀。有了这样的情怀,什么奇迹不可以创造出来呢?
陕北民歌博物馆将会是榆阳区乃至整个陕北地标性的文化建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给生生不息的黄土地、源源流长的陕北文化、信天游永世唱不够的广大歌者还了一个愿:陕北民歌终于有了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家。陕北民歌博物馆可以情暖地对陕北民歌说:
爱你的信马由缰,
恋你的性情豪放。
上一道坡坡下一道道梁,
《赶牲灵》《脚夫调》相伴日月长。
万籁共和,高原回响,
天地间的豪情一路飞扬。
抓一把黄土撒上天,
我给你找到了回家的地方。
珍藏一个个传说,
珍藏一段段向往!
爱你的随心而唱,
恋你的缠绵悲凉。
前山里等来后山里照,
《三十里铺》《兰花花》女儿情坦荡。
岁月燃烧,韵味深长,
老祖宗的声音一腔衷肠,
信天游永世不断头,
我给你找到了回家的地方。
珍藏一个个故事,
珍藏一首首绝唱……
新闻推荐
聚焦乡村振兴 助推脱贫攻坚 高家沟村从“贫困村”到“标杆村”转变的背后
本报通讯员张丹山沟不保收、雨天两脚泥、人往外面跑……曾经,绥德县四十里铺镇高家沟是一个“贫困村”。山坡变梯田、沟渠...
绥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绥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