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婆姨绥德汉》春节期间免费在绥上演八场

榆林日报 2018-03-02 09:11 大字

本报记者马蕊报道 “天上有个神神,地上有个人人,神神照着人人,人人想着亲亲……”2月23日,农历正月初八,这首悠扬动听的童谣一开场便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这已经是《米脂婆姨绥德汉》春节期间在绥德剧院的第六场演出了,但依旧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大雨洗蓝了陕北的天,大风染红了陕北的山,天上飘下个米脂妹,地上走来个绥德汉,妹是那黄土坡上红山丹,哥是那黄河里皮筏船,高坡上爱来黄河上喊,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柔和的灯光、时尚的舞台、独特的方言,尤其是缠缠绕绕的陕北民歌,更是把观众的思绪带到了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米脂婆姨绥德汉,经过千年历史的沉淀,已经成为两大极具代表性的人文符号,享誉海内外。2008年,由省委宣传部和榆林市委、市政府联合打造的大型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分为四幕,情节扣人心弦,以陕北民间爱情故事为素材,以乡土风情和当代意识为诉求,巧妙运用陕北民歌的艺术元素,以健康、乐观、诙谐的风格演绎米脂女子青青和绥德后生虎子、石娃、牛娃之间动人的感情故事。在2008年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上,该剧荣获综合歌舞类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作曲奖,以及优秀荣誉导演奖、优秀荣誉舞美设计奖、优秀表演奖等9项大奖,成为陕西省2008年精品文化工程之一;2010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即“文华奖”)最高奖在内的4个单项奖和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的2个单项奖,成为“九艺节”的最大赢家;在2012年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文学奖暨第四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颁奖典礼上,荣获中国曹禺文学奖,也是唯一的歌剧类作品。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季国平评价该剧“既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探索了民族歌剧的发展之路,是对戏剧创作的重要贡献”。著名戏剧家周育德称赞该剧“充分运用了陕北民歌的文化资源,展现了其显著的特点,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具有无可取代的审美价值”。

“十三五”期间,绥德县深入实施“12315”精品文化工程,着力繁荣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和文艺精品创作,更好地传承保护优秀精品剧目。为此,该县于2017年恢复了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并成功上演。春节期间,该剧在绥德剧院连续演出八场,观看人数达8000人次。

新闻推荐

绥德火车站增设按摩椅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

本报记者马蕊通讯员王鸿科摄影报道2月8日,绥德火车站重新规划候车室乘车区域,增设了160把扫码按摩椅,助力平安、和谐、温馨春运,让春节回家的旅客体验到更加温暖舒适的候车服务。随着移动通信越来越...

绥德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