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呜咽泉流淌的是大秦帝国的泪

榆林日报 2017-12-28 17:10 大字

霍静南

“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戍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这首《杀子谷》是由唐朝诗人胡曾所写,诗中的“扶苏”就是秦长子扶苏,“泉呜咽”说的就是呜咽泉,该泉距绥德县城东南两公里处。2000多年前,在上郡监军的扶苏接到伪诏书令他自尽,面对苍天他呜咽哽塞,对父皇的绝情悲愤痛绝。大将蒙恬认为诏书有假,劝其深思细辨,扶苏却深信不疑。他泪如泉涌,来到卢家湾的石崖下,不假思索就一头撞向石崖。扶苏撞崖的瞬间,石崖缝里忽然流淌出一股涓涓泉水,老天可怜扶苏,该泉为屈死的扶苏哀怨呜咽。扶苏的死敲响了大秦帝国的丧钟,呜咽泉流淌的是扶苏的泪,更是大秦帝国的泪。

大秦帝国曾走过辉煌。春秋时期,秦国是我国偏远西部的一个小国,经过秦穆公、秦孝公、秦昭王、秦始皇等30多位君主500多年的励精图治,变法强国,最后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秦国强大的关键人物是秦孝公,他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秦昭王是中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在位56年,其间秦国得到极大的扩张,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就是他在位晚期发生的。秦王嬴政采用“威吓利诱”“利剑蚕食”的方略,这样帝国梦终于在秦王嬴政(秦始皇)手上实现了。

然而,秦国历代君主流血流汗打下的江山,却在秦帝国建立短短15年后就覆灭了。究其原因就是秦始皇的遗诏被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皇幼子胡亥篡改了。遗诏皇位继承人是长子扶苏,他们却改成了幼子胡亥。

秦二世胡亥昏庸无能,无帝王之德,亦无帝王之才,登基后“自闭深宫”“事皆决于赵高”。宦官赵高是个阴谋家,他以二世胡亥即位时间短,谗言胡亥要振威天下,对朝廷大臣和皇族成员心存不忠者诛之。忠于扶苏、忠于大秦帝国的蒙恬和蒙毅被杀,李斯被腰斩于市,言语上稍有冒犯的大臣被杀,这些被杀的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贵人也”;对皇室成员也不客气,侥幸活下来的,人人不敢言政。经过这场劫难,帝国功臣剔除,骨肉远离,人才凋零殆尽,整个军政体系受到了重大冲击和破坏。赵高敢于肆无忌惮地指鹿为马及弑杀二世胡亥,因举国之内没有人敢与其抗衡。当农民起义之火熊熊燃烧,形成燎原之势时,大秦帝国已没有力量镇压农民起义,亦没有效命沙场的人了,亡国已成定局。

秦始皇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大的封建帝国,就这样灰飞烟灭了。他曾豪言“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渴望自己一手建立的帝国千秋万代传下去,可惜无能的二世胡亥葬送了帝国江山,令人扼腕叹息。如果秦长子扶苏继承皇位成为二世,帝国的历史必然大不相同。因为扶苏“高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贤良明达。他曾劝父皇不要“焚书坑儒”,深得儒士们的爱戴;扶苏后来被派到上郡为监军,他与蒙恬大将率30万大军北逐匈奴,收复黄河河套以南大片土地,筑长城,戍守北部边境,深得将士们的拥戴。扶苏功劳之大,天下公认。秦始皇巡视天下病倒河北沙丘平台,在最后关头留下遗诏“符玺赐扶苏,与兵属蒙恬,与会咸阳而葬”。诏书中皇位继承人明确选择了扶苏,足见其品信与才能在其他皇子之上。遗憾的是历史没有垂青扶苏,一封伪诏书夺其皇位令其自尽。扶苏屈死的噩耗传到咸阳,“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的死成了帝国兴亡的分水岭。

大秦帝国历经500多年奋斗最终实现了天下统一,不幸的是建国15年就亡国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归根结底是继位者被篡位造成的。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2000多年过去了,人们至今怀念秦长子扶苏。在巍巍疏属山巅扶苏墓旁,社会贤达、文人墨客常常来此凭吊,以此寄托对屈死的扶苏无尽哀思和对辉煌而又短暂的大秦帝国深深哀叹。

诗人笔下的呜咽泉至今还在呜咽,似乎在述说着扶苏的屈死和大秦帝国的兴亡,呜咽泉流淌的是扶苏的泪,更是大秦帝国的泪。

新闻推荐

绥延高速公路桥面系标准化施工引全线观摩

本报绥德讯12月8日,中铁一局绥延高速公路土建3标项目(三公司)迎来全线各参建单位桥梁湿接缝和负弯矩张拉槽口处理施工工艺观摩交流。观摩人员先后参观了土建3标徐家河5号桥湿接缝和负弯矩张拉槽口施...

绥德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