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了群众更好就医 榆林市医联体建设小记

榆林日报 2017-12-23 12:47 大字

本报记者 徐子昕

2018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任务,使市第一医院榆林、绥德院区,市第二医院和市星元医院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紧密型医联体。

2020年,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间建立起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和权责一致的引导机制,市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县镇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健康扶贫工作,榆林市结合实际,制定《推进医联体建设与发展实施方案》,一场轰轰烈烈的医联体建设战役已经打响,大家上下一心,奔着绘就的蓝图奋斗不懈。

政府主导 多方联动 健康扶贫

榆林市医联体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原则,以城市和县域为重点,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按照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发展等要求,兼顾既往形成的合作关系,统筹规划医联体建设。

坚持公益性原则,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变,坚持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改革,逐步破除行政区划、医保支付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创新机制,优化资源结构布局,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坚持协作共享、资源下沉。发挥三级公立医院优质资源集中的优势,落实医联体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任务分工,实现上下联动、资源下沉。鼓励医联体内统一管理模式,发挥集约优势,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

坚持因地制宜,群众受益。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医联体内成员单位利益分配机制,组建符合实际需求、适宜医院发展的多种模式的医联体。促进医联体建设与预防、保健相衔接,推进慢性病预防、治疗、管理相结合,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减轻疾病负担,增强群众获得感。

坚持多方联动,促进健康扶贫。以提升贫困地区健康扶贫能力、有效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为目标,促进省内、省际城市三级医院与市内二、三级医院联动“X+X”,市内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联动“1+X”,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联动,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联动“1+X+X”,进一步健全贫困对口帮扶、大病救治帮扶、技术服务帮扶、精准结对帮扶“四大帮扶体系”,凝聚医联体内力,激发联体单位活力,有效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资源共享 跨区合作 专科联盟

12月11日,由省、市两级医疗专家组建的“健康扶贫流动专家医疗队”从市政府出发,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我们一定不辱使命,让有需要的群众真正享受到家门口的专家级医疗服务。”医疗队的队员们信心满满。

榆林市大力推动医疗资源纵向联合,全市所有二、三级公立医院都将组建或加入医联体,同时鼓励支持组建人员、资产、技术、服务、信息、管理一体化的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

为深入开展工作,榆林市将在城市组建医疗集团,由三级公立医院牵头,二级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等医疗机构参加,实行资源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服务衔接的管理模式。在县域组建医疗共同体,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在功能定位等不变的基础上,实行机构、人员、业务、药械等统一管理,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县区医疗服务体系。跨区域组建远程医联体和专科联盟,根据北京、苏州、扬州、西安等国内不同医疗机构,发挥三级公立医院、专科联盟所在医院及其协同网络的作用,以专科技术协作为纽带,建立健全市、县特色专科联盟,利用远程医疗技术支撑出巡诊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指导和远程会诊,形成补位发展模式,重点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重大疾病的诊断与救治能力。

新闻推荐

做老百姓信得过的食品企业 ——陕西榆林四海食品配送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纪实

工人在车间手工包制包子每天早晨,四海早餐已成为大多数榆林市民的标配,犹如公交、出租、便利店般在生活中离不开。四海食品配送有限责任公司是榆林市目前唯一一家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设试点企业。20...

绥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绥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