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跳动的美食——绥德黑粉

陕西日报 2015-03-04 19:07 大字

绥德县其名始于北魏时间,取“绥民以德”之意,该县地处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的黄河中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民歌之乡、秧歌之乡、唢呐之乡、石雕之乡、剪纸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游绥德能感悟陕北文化的博彩丰韵,食绥德会咥出黄土地饮食的芳香美味,让你饱眼福、美舌尖。

 眼睛带你看绥德

步入绥德县城,首先看到城东北角的山顶上矗立着一座八角小亭,格外引人注目。而它所在这座小山也很特别,在古书《山海经》就有它的地名——疏属山,该书记载了华夏先祖黄帝将“危”捆在山顶大树下,对其罪恶进行惩罚,这个故事就叫“疏属山梏危”。而山顶又是秦代始皇长公子扶苏被赵高假传圣旨赐死后的墓地,如今这里已是公园。在山顶北旁是汉画像石馆,进入陈列大厅,一股大汉雄风扑面而来,一幅幅扶犁农耕图、奔马狩射图、庖厨宴饮图、鹿羊福禄图、“胡汉战争”图、伏羲女娲图、王母神话图等作品,将古代神话传说和汉代陕北人的精神追求和想往,都镌刻在这块块青石板上。

民谚云:“南方的文人山东的将,关中的黄土埋皇上,陕北出的好石匠”。绥德石匠不仅雕刻出了汉代精美的画像石,如今又创新出了绥德丰彩的石雕艺术大观。漫步千狮桥,游人会被两侧护栏上的一千零八只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石刻小狮子吸引而流连忘返。学子大道上巨型石牌楼,设计精巧、工艺精湛,堪称中国之最。永乐大道上的石刻版画长廊,展示了绥德远古神话、民俗生活、民歌故事等场景令人惊叹。更有辛店摩崖石刻旁“黄土风情园”中的石狮群和两尊十九米高的巨狮,震撼人心!

 舌尖带你咥绥德

说起绥德美食,当地人会乐呵呵、美滋滋地道出一连串来,有黑粉、油旋、猪头肉、卤鸡、炸油糕、碗托、油馍馍、黄米馍馍、擀杂面,以及由烧肉、炖肉、丸子、酥鸡等组成的“五魁”、“八碗”等等,说者津津有味,闻者垂涎欲滴。要说绥德独有的美食,则首选黑粉。黑粉的独特之处是除了绥德之外,别处都做不成。这黑粉的制作是将绿豆经过浸泡、磨浆、过滤、发酵、搅擦、冷却、切条等工序完成,每道工序都需严格把握时效、熟练操作,才能做出上乘的黑粉。这黑粉看起来与凉粉差不多,只是色为浅绿泛黄,但口味却与凉粉不同,吃起口感粘滑、软绵,有一种似肉的香味饶舌,细品又似有豆香味、浆的酸香味、焦香味等难以说清的味道混合其中,令人吃一口想下一口,越吃越有味。如果将黑粉再加上调料汤、醋、辣子、芥末、香油,则更加美味可口。黑粉中拌入卤猪头肉片,荤素搭配、香而不腻,戏称“活捉鱼”,是绝好的下酒菜,不仅好吃而且降体温,缓解喝酒者醉意。油旋是绥德饼类中又一美食,因其层层饼旋儿薄如羽翼而得名,如果将它与黑粉同食,黑粉爽滑,油旋脆香,是待客之美食。

文化带你悟绥德

黑粉并不黑,何故其名?原来这黑粉的制作方法有着喜剧性的故事。传说一青年做凉粉时被人拉去赌博,待他兴尽回家时闻到一股酸味,大缸里绿豆芡糊发泡起沫早已发酵变味了,他不甘心便把芡糊倒入锅里煮熟,待熄火冷却后,他尝了一口竟喜出望外,比凉粉味道还美。他便在大街上叫卖,此后绥德城便有了黑粉这一美食。原来黑粉的做法是黑夜“发明”的,是否由此而得名?其实不然,据绥德薛家峁乡的许文旗师傅讲,做凉粉时要去除浮层黑芡,所以色泽明亮,而做黑粉时不除黑芡,因而色泽较暗故名。做黑粉时芡糊在发酵过程中,增加了乳酸菌等有益菌群,所以比凉粉营养丰富,口感好,并生出了美味。他做的黑粉托在手掌不散,切成条块不化,搅拌时不变形,筷夹不断,味道醇美。许师傅做黑粉已有30多年了,而绥德人做黑粉已有百年历史了,它不仅美味,而且又有解热、消痛、生津泻火之功效,四季可食,老少皆宜,早已成为当地乡土名食。

绥德人巧,巧就巧在善于在做饮食时细琢磨、找窍门,把普通食材做成传世美食。绥德人灵,灵就灵在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石雕是绥德汉的杰作,剪纸是妇女们的天才艺术,秧歌被他们扭得神采奕奕,民歌唱出了他们的七彩人生,而唢呐更是吹出了国门……

文/宋星辰

新闻推荐

第2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刚过,华商报记者从榆林各大医院了解到——榆林癌症患者以肺癌、肝癌等居多

第2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刚刚过去。昨日,华商报记者从榆林各大医院了解到,榆林癌症患者主要以肺癌、肝癌等居多,其中肺癌患者最多。肺癌、肝癌等患者逐年增加昨日华商报记者从榆林各大...

绥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绥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