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贫穷到小康的蜕变之路

榆林日报 2010-08-06 22:34 大字

数十年间,榆林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也画出一条完美的上扬弧线——

本报记者 马媛媛 刘晓丽

数十年间,榆林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迅速增强,社会事业发展蓬勃向上,民生工程成果惠及城乡……大潮奔涌之下,城乡居民的收入也画出一条完美的上扬弧线,勾勒出普通百姓从贫穷到小康的巨大变迁。

衣食住行折射万千变化——

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刚结婚成家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吃穿用也无法太讲究,家里只有一个水瓮和一个旧式木柜,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成了方圆几个村的大新闻。现在,我搞养殖、跑运输,腰包鼓起来了,也改善了居住条件,家具一应俱全,两个孩子都上了大学,感觉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绥德县辛店乡的何先生感慨地说起今昔变化。

普通人的生活变化就像一块平面镜,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发展轨迹,衣食住行的显著变化,使榆林百姓的幸福指数得以不断攀升。过去从农村到城市衣服都是一片蓝灰黑,款式单一,而现在,服装专卖店遍布四街八巷,商厦中品牌服装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实现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的转变,人们对衣着的消费需求由过去缺衣置衣的被动消费,转变为注重服装面料、款式、品牌及整体搭配的主动消费。2009年,榆林市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053元,比1985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77.2元,比1985年的19.1元增长8.3倍,年均增长9.7%

过去榆林市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主要是以粮食为主的“主食型”,解决温饱是生活的第一追求,现在,逐渐由能吃饱向能吃好转变,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饭量比过去减少了,可是食谱却越来越精致和科学,更加追求营养化、多样化的科学健康发展方向。猪羊鸡鱼肉想吃就吃,节假日还要携亲带友外出就餐,粗粮、蔬菜等“原生态”食品作为绿色保健食品备受人们青睐。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中,粮食支出只占11.6%,比1985年减少16.8个百分点;在外就餐占17.7%,比1985年增加12.7个百分点。1985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中主食占60.5%,在外饮食占2.1%,2009年主食所占比重下降到35.4%,在外饮食提高到7.4%。

在居住上,榆林人实现了由简陋拥挤到舒适宽敞的目标。过去榆林市城乡居民以瓦房、土房、窑洞为主,而且屋少人多,如今住房质量提高,居住条件优化,房屋越来越大,曾经的土窑土房开始消失,一家好几口人一间房、烧柴烧煤做饭取暖的人家不多见了,楼板房、单元房、小洋楼比比皆是,自来水、天然气、沼气进入城乡居民家庭,烟煤正从城区人们的生活中隐退。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8.3平方米,2009年达到28.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85年的9.3平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24.6平方米。2009年末,37.8%的城镇居民家庭住在单元房及楼房中。

榆林人的出行也由路差车少到路好车多,越来越多的轻便机动车、摩托车、小汽车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替代了过去的毛驴车、自行车,人们出行有了多种选择。 (下转第七版)

新闻推荐

巧打时间差 致富有特色

本报通讯员杨崎筠摄影报道三伏时节,绥德县中角乡白家山村马铃薯开始大量上市,每公斤可卖到2元左右,亩增效益2000多元。白家山村每年种植提前上市的马铃薯都在100亩左右,该村农民巧打时间差抢占马铃薯...

绥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绥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