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位农民与红枣的不解情缘——访农民红枣专家安世兆

榆林日报 2010-07-09 13:20 大字

本报记者 白永林

一位朴素的老农民,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头戴一顶流行于上世纪60年代末至今已洗得泛白的蓝色帽子,古铜色的脸庞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皱纹,犹如黄土地纵横交错的沟壑;他中等身材,看上去略显单薄,穿着黑色绒布帮遍纳布底鞋,而且沾满了山路上飞扬的尘土;他引领村民发展红枣主导产业,走“一村一品”的致富之路。他就是远近闻名的绥德县三十寨村农民红枣专家安世兆。

年已7旬的农民红枣专家安世兆,早在读高中时,就被课本中奇妙的科学知识所吸引。1962年,他高中毕业后,一头扎进生产队,与农业打起了交道。为了掌握到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他坚持订购《陕西科技报》《榆林日报》等报刊,并不断搜集类似书集。

安世兆凭着知识、能力的优势,先后担任了村委会副主任、村党支部书记。90年代初,安世兆决定开始发展农业产业,在村两委会上,他与大家共同商议,当时许多人有意搞苹果产业,他却提出了发展红枣产业,认为红枣产业适合当地环境,发展前景好。

敢想还要敢做,他乐意带领群众育苗栽枣树,但当时发展的大多是木枣、团枣等原始品种,栽植面积也只有300多亩,因此经济效益很不理想。

于是,安世兆到山西、河北等地去考察。通过当地红枣专家的介绍和指导,安世兆发展红枣想法更加坚定了,思路也更加明确了。他用身上仅有的五六百元钱购买了200多株新品种枣苗。

新品种引进来了,但能否种植成功还是个未知数,安世兆决定先自己搞试验。安世兆说:“当时和村长商量,在他自己的2亩地上搞试验,成功在全村推广,不成功损失自己负担。”

为了了解和掌握枣苗的生长习性和管理方法,他潜心研究,并在一年里先后4次赴山西学习考察。之后,他又自费外出购买新品种,由于经济不宽裕,就干脆买来比枣苗便宜的接穗。此时,掌握嫁接技术又成了安世兆急需攻破的难题。他说:“刚开始自己看书,又把本村会嫁接的人请来,接几枝一枝也不成活,后来逐步摸索经验基本上接的都成活了。”

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和热忱,安世兆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的新品种红枣也慢慢受到村民的青睐。

几十年来,安世兆把新品种枣苗,接穗无偿提供给村民,还亲自上门义务给村民指导嫁接,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新品种枣树也由此推广开来。1995年,他决定从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专心搞红枣研究,在自家的5亩川水地和院子里搞试验田,进行红枣品种改良。这样老安的家实际就是个红枣“博物馆”,院子里几十棵枣树,几十个品种,有的一棵树上结几个品种。

“凡是电视上、书上看到哪里有新品种,就往哪里跑,为此儿子专门给我买了台电脑和打印机。”他还购买了实验设备,收集了大量病虫害标本,定期向村民发布病虫害信息。十多年来,他先后引进赞皇、梨枣、骏枣、赞新、金昌一号等上百个品种,并经试验保留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近70个,其中由他培育的赞皇枣还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优质水果。

他的枣苗品种多、纯度高,子洲、佳县、神木等县的林业部门争相来购买,周边其他市县也慕名而来。

很快,安世兆成了远近闻名的红枣专家,他用勤劳和执着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财富,而更多的是让三十寨村村民从此走上了富裕之路,成了名副其实的红枣产业区。

记者近日驱车来到四十铺镇三十寨村采访。行进在万亩红枣产业示范基地上,放眼望去,一片片枝干遒劲的枣树林,伴随着枣花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绥德县老区办主任马向元告诉我们,以三十寨村为中心的万亩优质红枣示范基地,涉及周边7个行政村,仅三十寨全村红枣栽种面积已达到6000多亩,其中新品种枣树近3800亩。2009年,全村红枣产量超过150万公斤,总收入突破200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到近千元。

在万亩红枣产业示范基地区域内,县上精心打造出无定河岸红枣特色农业产业带,实现了“村村有工程、块块有特色、家家有其林、户户受其益、人人懂技术、个个会管理”的目标。目前,三十寨村基本达到了有组织、有基地、有示范、有加工、有研发、有销售、有模式。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红枣专家安世兆的艰辛努力。

安世兆这个土生土长的老农民2002年被三十寨村选举为红枣协会会长。几年来,他累计为群众举办枣树学习培训班60余次。如今,年已7旬的安世兆老人一边四处寻找打探适合推广的新品种红枣,一边还在专研枣醋、枣酒等红枣深加工和制干品种试验,力争将红枣产业推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新闻推荐

绥德安监系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本报通讯员张东红郝强伟报道绥德县安监系统日前决定,集中半年时间开展“争做安全发展忠诚卫士,创建为民务实清廉安监机构”主题实践活动。此次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和主题演讲等方式,围绕好...

绥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绥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