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在肩 铿锵前行 榆林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综述

榆林日报 2019-06-30 06:08 大字

本报记者 徐子昕

大力推进社会组织支部建设标准化,夯实党在社会组织的执政基础,完善扶持发展政策,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培育引导多元共建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榆林市持续发力、铿锵前行,一步一个脚印。

“目前,榆林市正常运营的社会组织总数为1727家,社会组织党组织663个,挂靠建504个,党组织覆盖了1477个社会组织,组织覆盖率为85.5%,有党员的社会组织实现了党的组织全覆盖;无党员的社会组织410个,通过选派418名党建指导员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市委人才办副主任许锐介绍道。

品牌引领——

示范建设党旗红

深化品牌建设已成为榆林市抓示范点建设的蓝本,我们主动出击,蹲点培育,确保示范点层出不穷、面貌常新。

榆林高新医院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佼佼者,不少单位纷纷前去“取经”,学习好经验、好做法。在这里,你会看到无论在行政管理岗位,还是在基层一线医护岗位,到处都有党员带头无私奉献的身影。

“去年我院‘红+爱’慈善党员义工服务队服务时间超过200小时。”

榆林高新医院党委书记李源说,“扶危济困众筹、重阳节慰问、冬至日包饺子、为老人过集体生日……我院党支部不断为别人送去满满的爱心,全院上下共同营造了医患一家亲的和谐氛围。”

该院还打造“红+爱”党建品牌。具体做法有:制定了党员发展计划,开展“双培养工程”,80%以上的党员都成为了发展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办好“党员夜校”,提升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本领,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不断进步;立足实际制定“五带五爱”标准,培树示范标杆,促进比学赶超;立足岗位推行“党员义工积分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舆论支撑——

平台宣传党誓传

榆林市不断加强宣传,为社会组织搭建良好展示平台,使其归属感、荣誉感、成就感持续增强。

《发挥社会组织‘造血’‘输血’功能助推脱贫攻坚》一文在省《组工信息》上发表,将神木市慈善基金会慈善教育帮扶、榆林高新医院和横山红会医院医疗救助等先进事例推向全省。《给失能特困老人配专业护理人员》《陕西榆林:三级承诺夯实两新党建》等刊登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全国知名媒体上,大大提升了榆林社会组织党建影响力。“特别是榆林市培育出来的爱心老年公寓‘四五五’党建工作法,受到省上高度赞扬。”许锐说。

榆林市还充分抓住省“两新”党建文艺汇演之机展示工作成果,备受好评。

培训保障——

深化学习党性强

榆林市社会组织认真开展党内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自身素质。靖边县“两新”工委组织部分“两新”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及预备党员40余人在小河会议旧址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榆阳区“两新”组织党工委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弘扬治沙精神、传承奋斗火种”等为主题,分期分批组织“两新”组织,到榆阳区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榆林市闽商新生代企业商会党支部举办重走“转战陕北路”主题教育活动培训班……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大家不断增强党性意识,提高党性修养。

榆林市还通过发放学习资料,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各县市区的各类培训既提升了党务工作者的履职能力,又使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成为社会组织的“娘家人”,增强了社会组织的归属感。

新闻推荐

讲黑恶势力的危害性

近日,神木市尔林兔派出所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充分发挥“小喇叭”的作用。该所组织成立扫黑除恶宣传小分队,利用“小喇...

神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神木市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