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者”张应龙 让“不毛之地”披上“绿装”
从外行变专家,张应龙要做生态文化传播者在神木市锦界镇圪丑沟流域的沟掌村,有个近年来声名鹊起的生态建设基地和生态保育区。提到这片绿地,便不得不说说“拓荒者”全国劳模张应龙。
从2002年开始,神木人张应龙带着一群生态爱好者,组成一支民间生态团队,累计投资一亿多元承包治理建设这片生态保育区,经营着他们的绿色生态梦。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数百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装”。
近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团踏着张应龙的脚步走进这片“绿洲”,聆听它的故事。
像“疯子”一样扎在沙漠里
57岁的张应龙上世纪90年代离家到北京闯荡,从一名普通的营销员干到一家外企的副总,年薪20多万元。2002年春天,一次酒后豪言让他的人生拐上了一条艰难坎坷、摸索前行的治沙之路。从这一年起,张应龙以个人名义承包了神木县秃尾河源头南北长约30公里、宽约10公里的42.8万亩荒沙,开始了漫漫的治沙之路。
那年,张应龙曾独自困守沙区48天,不到一年时间就花光了个人的全部积蓄,很快变得一贫如洗。然而张应龙依然“一根筋”地像一个“疯子”一样扎在沙漠里不回头,家人甚至认为他精神上出了问题。
“不是我改变了沙漠,是沙漠教育了我。”17年间,张应龙失败过、孤独过、绝望过,但看着沙地逐年变绿,治沙的决心变得坚不可摧。
在张应龙的倡导下,2004年,“神木县生态保护建设协会”成立,秉承“治沙文化、治沙科研、治沙造林、治沙惠农”的理念,在团结争取全社会力量共同治沙的同时,协会更注重四处寻求科技支持治沙的渠道,探索出一条科学治沙的新路子。
张应龙借助协会平台,积极开展文化公益交流活动,连续11年组织开展保护秃尾河公益植树活动,接待国内外公益组织、科研学者等调研、参观、考察1100多人次。
科学治沙反哺生态
张应龙指着一片沙地复耕项目说,“这里是农作物和林业套种模式种植区,去年套种小麦亩产不到200斤,可是我们不想用化肥和农药让它的产量提高,而是让它走和谐生态发展之路,小麦旁边种着的是长柄扁桃。这种套种模式既能防风固沙,又不破坏生态环境,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基地,除了樟子松和小面积的农作物,长柄扁桃随处可见,这是荒山造林和治沙造林的先锋树种。
围绕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长柄扁桃和其它沙生植物开发利用等课题,张应龙带领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先后与中科院地理所、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同时,一大批中央和省市及国际性的科学研究与生产推广项目近年来相继落户在这里。
治沙与科研相互作用,产生了显著的“良性互动”效应,有效地推动了治沙事业科学发展。为了推动当地生态产业持续发展,张应龙还不断引进品种与技术。
从外行变专家做生态文化传播者
从“林业外行”变成“治沙专家”,张应龙及团队建成300多亩育苗基地和10座无性繁殖育苗温室大棚,气象自动监测站、多媒体会议室、森林警务室等一系列与治沙事业密切相关的软硬件设施。他们与义务植树志愿者一起完成治沙管护辐射面积50余万亩,栽植各种树木2500万株。
十多年过去了,保育区的植被覆盖率由最初的3%提高到70%,局部小气候有了明显改善,野生动植物种群逐年增加,水源涵养能力逐渐提高。张应龙说:“造林的目的是让林地永世繁衍下去,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态变好以后,生态文化传播,生态科普培训,对一些科研项目的示范推广,将变成我的主要工作。”因治沙造林事迹突出,张应龙先后荣获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贡献者、全国绿化奖章、全国防沙治沙标兵等荣誉。
经过几代人的攻坚努力,截至2018年底,神木境内的流动性沙地得到全面治理,全市各类林木保存面积达到413.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初期的3%上升到目前36.1%。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文/图本报记者韩晓妮刘美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白璐璐文/图)4月2日上午,神木大队神盘路中队组织部分民警来到贺家川镇天台山刘志丹东渡纪念碑前开展“缅怀革命...
神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神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