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开出好“药方”神木九成患者留县治疗
志愿者上门义诊
文图/本报见习记者 宋艳霞
神木市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全民免费医疗政策制度,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释放民生健康福利,让改革成果真正惠及百姓,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自实施综合医改以来,神木连续五年实现90%以上患者留在县域内治疗的目标,同时为榆林市、全省的深化医改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患者少跑腿
“是信息化挽救了我的命。”家住神木市南部乡镇的患者刘先生今年50岁,在地里劳作时,突然感到心慌气短,胸前区剧烈疼痛,到就近乡镇卫生院完成心电图检查,乡镇医院医生通过远程心电会诊系统第一时间联系神木市医院心电图诊断中心。该院心电图诊断中心医师阅图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第一时间通知乡镇卫生院,引导患者及时转诊后第一时间开展心脏介入手术,病人病情明显好转。
远程会诊,搭建了一座跨地区医疗救援的超级“生命桥”,让百姓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享受知名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通过远程会诊平台,真正实现了千里“医缘一线牵”。
为了帮助基层医院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和技术水平低的问题,2017年开始,神木市卫生计生局借助“互联网+”,为孙家岔镇中心卫生院等基层乡镇卫生院安装了远程会诊系统,并且由神木市医院进行对接,帮助乡镇卫生院解决日常医疗中遇到的困难,扎实推进市域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促进医疗专家、医疗设备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小病不出村
2016年5月,神木中鸡镇一患者在被确诊为肿瘤后,曾辗转北京、西安多家大医院就医,让患者及其家属苦不堪言。这时,身边的亲友向他建议在神木市医院肿瘤科看病。在家门口就医的经历让他感触良多,神木市医院不仅把专家请到家门口给老百姓看病,同时医院医护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想方设法减轻他痛苦的敬业精神,让他备受感动。
神木市医院肿瘤科从2015年3月成立至今,以“让更多的肿瘤患者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为宗旨,为了能让老百姓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他们把北京、西安等大医院的知名专家请到了家门口给老百姓看病。不仅如此,神木市医院还为肿瘤科先后投入资金960多万元,强化医疗设备、病区扩建等硬件建设。
在乡镇卫生系统建设过程中,神木市镇两级通过文字、语音、图像等医疗信息的实时传送,实现上、下级医院,医生与医生,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实时沟通,使上级医院医疗专家及时、高贴合度地参与基层医院患者的病情分析、诊断和治疗过程,使重病患者在镇卫生院就能和县级医院专家面对面,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市医院专家的诊断。截至2017年底,实现远程心电会诊3万余次,通过远程心电会诊发现急性心肌梗死超早期、早期患者10例,通过远程指导、及时救治、合理转诊,现在均已康复出院。2017年,神木2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总诊疗量为34.78万人次,其中住院患者达6000余人次。
看病不再难
2012年起,神木实施药物采购“三统一”以来,市财政按照市级医疗机构门诊、出院人数确定补偿总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仍以药品售价的30%确定补偿金额,彻底斩断了“以药补医”的利益链条。同时,公开遴选了6家药品配送企业和8家二类疫苗配送企业,在省内率先实施二类疫苗招标采购,榆林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实施“两票制”管理。
为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能,神木通过政策的运行分析,逐步建立了科学合理控费、支付方式改革、完善政策体系三大运行模式和四重保障来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制定了118个住院单病种和31个门诊单病种,实行定额包干付费管理;制定了5项指标(次均住院费用、住院天数、药占比、自费药品比例、辅助检查阳性率),从源头上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在深化支付方式改革方面,神木市医院实行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结合临床路径管理,有效规范了医疗行为;在完善政策体系管控过程中,对现行的全民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进行调整,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住院起付线由200元调整为100元,二级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由400元调整为500元,促进更多的小病患者流向基层。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刘慧斌报道12月5日上午,神木市大保当镇举行家风家教专题讲座,旨在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
神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神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