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神工业区奋楫扬帆风正劲

榆林日报 2018-12-06 01:01 大字

聚氯乙烯生产线 神华厂区 入党宣誓 党建资料完善 军训大队整装待发 青年突击队 优美的厂区环境 神华罐区 露天煤矿 光伏发电项目 锦界工业园区一角

本报记者郝彦丰通讯员王晓平

在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中,榆神工业区走过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铿锵之路。正如外界普遍的赞誉:起步晚,发展快,成就大!这是榆神工业区的真实写照。

成立于2009年的榆神工业区,是在神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扩区升级而建,规划面积1108平方公里,涉及榆阳区和神木市的6个乡镇、52个行政村,有2.9万人口。该工业区重点打造清水工业园和大保当组团,前者为产业基地、后者是后勤服务基地,已形成产城一体的格局。

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榆神工业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被工信部确立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此外,还被国家能源局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增量配网改革试点单位,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绿色园区。2017年,在榆林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位列27个产业园区第一名。

近年来,榆神工业区以“建设千亿元煤盐化工产业园”为目标,以“大园区承载、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高端化发展”为建区原则,以“三个转化”为发展方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落地两个重点,大力招商引资,不断提升服务,使园区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走进榆神工业区,总能看见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到处给人一种蒸蒸日上、蓬勃发展之感。目前,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累计完成投资90亿元,初步具备承载大企业、大项目的条件和能力。建成清水工业园和大保当组团道路105公里,基本形成七横八纵道路框架;建成管网192公里,形成了完整的闭合排水系统;国家电网、陕西地方电力公司入区供电,已建成330千伏变电站1处、110千伏变电站8处;国家西气东输陕京天然气管线穿区而过,恒达燃气公司已为园区供气,供气能力可达每年2亿立方米;在清水工业园建成每年供水量为5000万立方米的供水厂,建成并投运污水处理厂;排渣场项目完成一期建设并进行运营收渣,危废处理中心一期建成投运;铁路专用线、园区集中供热正在建设。

在产业项目落地上,榆神工业区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创造条件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新出台《榆神工业区招商引资促进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从税收、供地、基础配套、水电气价等方面作出了明确承诺。实行项目长制度、代办制,积极探索项目投资承诺制、容错制,进一步减少项目审批环节。目前,已引进企业37户,完成产业投资260亿元。建成神华MTO、西湾露天煤矿、华航能源、榆神协和光伏等产业项目,累计完成产业投资210亿元。此外,该工业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政策支持和引导,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和新技术的研发,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新闻推荐

学剪纸促增收

本报见习记者宋艳霞通讯员崔亚军摄影报道近日,神木市妇联在万镇举办旅游产品手工艺剪纸技能培训班,30余名妇女及建档立卡贫...

神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神木市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