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中国》里的卫星遥感数据
卓静沙道兵
近日,由中宣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6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引发热烈反响。全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全面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高铁、移动支付、共享经济……《辉煌中国》纪录片中展现的新工程、新技术让中国百姓的生活更加便捷。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自然环境正在变得更美……《辉煌中国》以写实的手法和真实的数据,让人信服。
《辉煌中国》里的遥感数据
这其中就有来自陕西省气象局农业遥感信息中心的遥感监测数据。《辉煌中国》第四集《绿色家园》镜头从北向南一一掠过,定格陕西时画外音说: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让曾经生态最脆弱、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变绿了,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让陕西农业遥感信息中心(下称遥感中心)的工作人员感慨不已,这是他们十几年不断追踪的结果,也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10月9日,遥感中心主任范建忠向笔者出示最新的一张遥感监测图——2016年陕西植被遥感监测图。这张图反映出,陕西的退耕还林政策仍在继续发挥其效应,陕北的植被不仅连片成活,而且中低植被覆盖率减少,高植被覆盖率正在快速提升。
两张遥感图轰动全国
上世纪90年代,省政府成立遥感中心,挂靠省气象局,主要是为监测森林火情。2000年遥感中心决定利用遥感技术反应迅速、准确、客观等特点,将工作重新定位:为全省农业生产、生态建设提供信息决策服务。恰逢陕西实施退耕还林,遥感中心制作了第一张陕西植被遥感监测图(2000年)。从图上可以看出,当时延安以北地区几乎全被黄色覆盖,而这些地区也是生态最脆弱、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009年,第二张陕西植被遥感监测图出炉后在社会上引起轰动,2000年陕西北部的一片土黄色,在2009年的图上基本上被绿色覆盖,两张监测图显示出的色彩反差,见证了三秦大地由黄变绿的事实。2009年11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发布会上,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拿出2000年和2009年两张遥感监测图,证实退耕还林政策成效显著。
生态监测评估提振“美丽陕西”信心
2013年冬季,灰霾持续,不仅让人视野模糊,连呼吸都觉得不畅。不是说退耕还林吗,怎么空气还那么肮脏?一些市民对陕西环境治理成果提出质疑。
2014年2月,遥感中心向省委、省政府提呈“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报告”,遥感监测显示,2000年以来,陕西省降水增多,沙尘天数下降,扬沙明显减少,省内黄河水系支流输沙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植被覆盖增加最为突出,由此产生的植被固碳量达到6937万吨/年,年均增加148万吨;植被释氧量年均增长397万吨。《生态评估》报告立刻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极大地提振了群众对陕西生态的信心。
当时东庄水库项目正在申报可研报告审批,国家相关部委要求提供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评估,恰好《陕西日报》刊登了这份陕西的遥感生态报告,有卫星图片、有图表分析,真实客观、有说服力,让项目办如获至宝。正是这份评估报告为东庄水库可研报告通过审批立下了功劳。
此外遥感中心多年对红碱淖的追踪监测,也促使了红碱淖得到保护。2004年9月,遥感中心对全省生态环境进行遥感动态监测,发现神木县境内的红碱淖水体面积,从1986年至1997年的11年间减少了1平方公里,1997年至2004年7年间,湖水面积又减少了13平方公里。遥感数据公布后,引起社会关注。2012年开始,红碱淖被列入全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2012年至2014年国家累计投入6亿元,加大红碱淖生态环境保护。2012年,神木县红碱淖湖泊人工增雨工程项目立项,总投资1177万元,对红碱淖进行专项人工增雨作业。2015年11月6日,陕西和内蒙古两省区水利厅商定,通过札萨克水库为红碱淖补水,每年补水100-150万立方米,增加红碱淖水量。2016年10月19日,内蒙古札萨克水库开闸放水10多天,放水总量为100万立方米。目前,红碱淖湖面已上升约4-5厘米。2016年遥感监测数据显示:其平均水体面积32.94平方公里,与2015年相比增加1.43平方公里,增幅为4.54%,成为红碱淖水体面积近10年来首次增长。
新闻推荐
“红色动力”激发企业生产力 ——神木市新村大型建材综合市场有限公司“党建+服务”管理模式扫描
本报通讯员李炜高军编者按非公有制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已成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经过多年砥砺发展,“党建强、发展强”已是榆林民营企业家的共识...
神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神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