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五一”特稿 一个蒙古族汉子的煤海情

陕西日报 2016-04-29 19:10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李霞 李德春 记者 霍海澎

在位于神木县锦界工业园的神东煤炭集团锦界煤矿,有一位担任连采队长的蒙古族汉子,他就是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的白巴特尔。

1994年走出校门时,白巴特尔完全可以选择留在城市干朝九晚五的工作,然而,他却毅然选择了煤矿。从补连塔煤矿运输队司机干起,白巴特尔先后在该矿综掘队、连采队担任过检修工、技术员和副队长。2006年,锦界煤矿投产,需要成立连采队伍,他毫无怨言地跟随队伍辗转来到离家更远的地方,在锦界煤矿担任连采二队队长,开始了人生中又一段新征程。

担任队长期间,白巴特尔有一个工作信条,那就是“兄弟们跟着我干,工作上要保安全,收入上要得实惠”。生产任务最重的2009年,在他的带领下,全队上下团结一心,全年累计进尺达到21000米,超计划3000余米,最高月进尺达到2225米,不仅创下了当时神东连采最好的单进纪录,工程质量也在全公司名列前茅。

井下掘进条件好的时候,白巴特尔能够抓住机会带领队伍快进快掘;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更是一马当先,组织队委会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次,连采机出现故障,由于是新更换的变频煤机,以前大家都没有接触过,对故障不知所措。他立即联系煤机厂家的服务工程师,并同工程师一起在井下处理故障,一一记录检修过程。同时要求电工多向服务工程师请教,之后又将自己积累的经验手把手地传授给大家。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目前连采机的故障问题,队里基本能够独立解决。

他常说,工作中出现困难在所难免,大家要把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积累起来,记在心里,运用到以后工作中,这样技能才能提升。

去年11月,连采二队掘进时进入薄基岩、富水区,顶帮出现淋水,顶煤酥软,非常容易冒落。针对这样的作业环境和安全隐患,矿里随即要求变更技术措施,在先探后掘的前提下保证作业安全。22日夜班和28日夜班,工作面两次出现冒落出水,全队人员齐心协力控制水患。白巴特尔冲在第一线,协调组织设泵排水、改造排水系统,现场解决各种问题。这样的工作持续了半个多月,全队员工的工作量明显比以往要大,有的员工开始抱怨“工作累还不挣钱”。员工有了情绪可不是小事,班前会上,他给大伙加油鼓劲,告诉大家挣钱不是一两个月的事、安全才是一辈子福的道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日夜坚守现场,没有休息一天。这位蒙古汉子的执著和韧劲儿,让全队员工看在眼里,服在心里。2015年,他带领连采二队完成全年累计进尺15900米,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在矿里三个连采队中名列第一。

面对市场新形势,按照公司降本增效的总体要求,他引导队员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带领大家在工作中注重节支降耗。大到设备配件,小到一个螺丝钉,可以维修使用的坚决回收到地面修理,可以重复使用的坚决不领取新的,同时加大设备的检修力度,减少设备的故障率,领取的每一件材料都要经过他的签字和确认。有效的制度约束加上队员的合力执行,连采二队的材料费几乎月月有结余,大家看到月底的材料结余奖,心里都暖暖的。

当了近十年的队长,白巴特尔很重视队里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近年来新入企的大学生,他会按照每个人的兴趣和特点,给他们安排合适的岗位和师傅,尽其所能帮助队员发挥自身优势。矿里举办的各类培训和文娱活动,他都鼓励大家积极参加。说起从自己队里培养起来的员工不少已成为其他队的业务骨干或是队长,白巴特尔眼中流露出欣慰和骄傲。

白巴特尔特别鼓励员工开动脑筋,自己动手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自建队以来,在他的带领和参与下,连采二队有30多项小改小革获得本矿及公司奖励,其中《梭车电缆拖拽装置》还荣获国家专利。

工作中,白巴特尔是员工的队长、师傅;生活中,他更像一位老大哥,时刻关心队里兄弟们的思想动态和家庭生活。刘向林是连采二队的电工。刚工作时没有经验,一次检修中,他在低压侧就忽视了上闭锁,正好被跟班的白巴特尔看见,因此挨了罚。升井后,白队找他谈话,给他讲安全谈认识,令他对那次教训记忆深刻,以后工作中再也不敢麻痹大意。刘向林说:“白队抓安全丝毫不马虎,处罚起来也毫不留情,但他真心是为了弟兄们。他性子直,有啥说啥,相处得痛快,跟他干舒心。”队里一名员工的亲属生病住院,急需一笔手术费用,白巴特尔得知后立即动员队里员工捐款,钱虽不多,却让员工感受到集体的关心和温暖。

近十年来,白巴特尔带领的连采二队每年都能圆满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从未发生过一起轻伤以上的安全事故。连采二队先后3次被评为公司安全生产先进集体,获得了“优秀科队”、“青年安全示范岗”、“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白巴特尔也多次被评为集团和公司的先进工作者、优秀科队长、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014年和2015年,他连续两年荣获公司“劳动模范”称号。

白巴特尔二十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战斗在百米井下采掘一线,用顽强、坚韧成就了立足煤海、实现人生价值的职业梦想。

新闻推荐

观察 兰炭产业高端化,正在突破“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韩承伯日前从神木县传来好消息:该县企业开发的第五代兰炭炉将实现减排降耗、提升产品品质的多重进步,是兰炭产业质的提高。目前五代炉已经完成中试,正在解决原材料筛选这一最后难题。兰炭是...

神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神木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