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国网榆林供电公司 让群众富起来 ***扶出新天地

三秦都市报 2016-04-14 12:22 大字

张雷威(右)了

解香菇生长情况

他十六年如一日从事社会扶贫工作,参加了“万名干部下农村”、“两联一包”、“驻村联户”等活动,足迹遍布榆阳、清涧、神木、吴堡、佳县、米脂6县区,先后获得了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陕西省劳动模范、榆林市劳动模范、陕西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他就是原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榆林供电公司工会主席张雷威,一个自己从黑发到白发,扶贫扶到百姓心坎的“老黄牛”。

深入农村抓“一村一品”

记者采访了解到,张雷威的扶贫生涯始于2000年,当时他主动请缨,响应榆林市万名干部下乡包村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工作。在包扶的神木县芹菜沟村时,面对村民的质疑,他曾伸出三根指头表示,他来扶贫是要给大家解决问题的,三年,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扶贫期间,生活上,他不给村民添加任何麻烦,全部自理,非常节俭,工作上,紧紧依靠村干部、村委会当好参谋。他和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摸清农户的基本情况,因户因人分类施策,通过三年帮扶,芹菜沟发展为有名的专业养殖村,昔日有名的烂摊子村,转变为脱贫致富的样板村。

2005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由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等单位组成的电力扶贫团赴吴堡县开展“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初到吴堡县的张雷威跑遍了所有的村子,调查研究后提出要先解决基础设施,再抓“一村一品”。据数据统计,吴堡扶贫7年,扶贫团共投入资金约400多万元,先后修建9项水利工程,解决了5600多人的饮水问题,修建便民桥方便了周边3000多人的出行和生产需要,修建15口集雨水窖,使1820亩枣树变成了农民的“摇钱树”。

2012年,张雷威又代表电力扶贫团在米脂县高家圪崂村开展扶贫工作,作为省级“两联一包”重点扶贫村,在他的带动下,高家圪崂村实施了村级阵地文化建设项目和陕西省首个村级扶贫点亮工程,在该村4000米生产干道上建设了40盏6米高的太阳能路灯。

“长+短”扶贫成为产业链

2014年榆林市开展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已退居工作二线的张雷威仍被公司选派到米脂县史家坬村。张雷威告诉记者,史家坬村地处山沟深处,交通不便,但耕地多,饲草丰富,村民们善于养殖,他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制定了“适度养殖、长+短”的***政策。

什么是短?50到60岁年龄段的老人养陕北白绒山羊,60到70岁的老人养肉牛,给每一个贫困户提供种羊和种牛,修一个标准化的圈棚,再给一个铡草机,实现了当年投资、次年脱贫、三年致富。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他通过能人带动群体成立互助养殖种植合作社,实现互助脱贫。对于脱贫时间不长的农户,他通过免费发放香谷种子,增加优质小米销售收入,实现全体贫困户的覆盖和提高。用牛粪和羊粪改良土壤种植山地有机苹果便是所谓的“长线”,养殖业的短结合种植业的长,两条腿走路,两条线互补,他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脱贫致富的“产业链”。

文/图第五鑫本报记者冯红林

新闻推荐

装30吨甲醇罐车侧翻 消防官兵六小时扑灭大火

本报榆林讯(杨旺瑞记者李承林)6月23日凌晨,一辆装载30吨甲醇的罐车在神木县境内侧翻起火,甲醇泄漏形成大面积流淌火。23日0时38分,榆林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接到指挥中心调度称:位于神木县锦界镇往大保当...

神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神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