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池点“靓”神木农民新生活
□本报通讯员贺艳霞 白伟
7月21日,快到中午时分,神木县尔林兔镇贾家梁村村民曹娥则轻轻按下了灶台上的电子打火钮,蓝蓝的火苗“扑哧”一下就窜了出来。不一会儿,香喷喷的午饭就做好了。她笑着说:“多亏了县里的沼气池工程。以前做饭用柴草或炭,不仅家里的墙面熏得乌黑,还很费时,现在方便多了。”
在神木县,像曹娥则家一样使用沼气的农户有近9000户。农村沼气池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了神木广大农民的生活。
800元就能建起沼气池
全县每年新增2000口以上
近年来,神木县积极落实优惠政策,对建设沼气池的农户给予工资、建材等补贴。沼气池建成投入使用后,每户每口沼气池可以拿到补助3000元,其中省补1500元、市补300元、县补1200元,农民自己只需拿800多元,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使用沼气的积极性,农村每年新建的户用沼气池都在2000口以上。
今年,神木县按照集中连片、整乡整村推进、群众自觉自愿的原则,以实施户用沼气、服务网点、养殖小区、联户沼气、节柴气化灶等农村能源工程为重点,以项目为载体,配套资金380万元,新建了“一池三改”户用沼气2000口、养殖小区沼气10处、联户沼气20处,沼气示范村2个200户。同时,配套建成村级服务网点20个,推广节能气化灶500套。截至目前,全县户用沼气池近9000多口,沼气示范村4个,分布在全县19个乡镇200多个自然村。
“三废”变“三宝”
一年省下六千多
在沼气建设过程中,神木县把沼气池建设与农村改圈、改厕、改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池三改”的农村沼气建设模式,把农村的“三废”(粪便、垃圾、秸秆)变成了“三宝”,彻底解决了农村卫生问题。
有了沼气池,该县积极动员农户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和养殖业,用沼气解决生活用能,沼渣用来施肥,沼液用来喂猪、牛、鸡、羊等,不仅提高了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率,还实现了养殖、沼气、大棚蔬菜生态循环利用的良性发展模式,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改良土壤,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尔林兔镇贾家梁村村民贾在忠就是其中受惠人之一。他积极响应县上号召,先后建起了5座沼气池,种植了2.5亩大棚蔬菜。“修建沼气池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过去每个农户都烧柴禾和炭,到处堆满了柴草,又脏又乱。如今使用上沼气后,既干净又卫生,每年节约燃料费3000多元,节约化肥、农药开支3000多元,而且蔬菜卖价高,销售快,收入也增加了不少。”他高兴地说。
每村都有技术员
后续管理不用愁
为了使项目村沼气入户率不低于50%,保证沼气池产气率在80%以上,这个县专门成立了沼气池建设工作组,确定了项目负责人,在各项目乡镇成立了沼气技术服务站,责成1名分管领导专抓沼气工程,每村落实了1名包村干部,专门配合技术干部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村里还配备了2名农民技术员,常年抓好沼气池的维修、管理、使用,真正做到县有办、乡有站、村有员。同时,按照一边实施,一边验收,一边整改,一边兑现的办法,对产气沼气池的验收兑现奖金,不进料、不产气的沼气池不予验收,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此外,县能源办还严格按照《神木县后续服务网点操作方案》,加大后续管理服务,以切实解决好沼气池长期有效利用的问题。经常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进行沼气池的安全建设和使用技术培训,实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到全年安全无事故。
神木县神木镇黄石头村村民黄侯信正在用家里的沼气灶做饭。崔耀军摄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刘志强报道8月16日,市安委会下发表彰决定,对2010年度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最佳组织单位绥德县政府、神木县政府、榆神工业园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规划局、市公安交警支队予以表彰奖励。...
神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神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