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
本报通讯员贺引忠报道 神木县近年始终把发展农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产业化发展农业、以城镇化繁荣农村、以工业化富裕农民,走出一条特色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太和寨乡墩梁村原本是神木南部山区一个贫困村,全村130多人,3年前吃水还需从几十里外挑,沿用的是传统的牛耕马驮耕作方式,多数村民种地养家糊口。2007年,神木县农业局工作人员多次深入该村进行调研。“墩梁村人少,发展养殖业不符合实际,种植业在现代农机具的帮助下,完全能够满足成片种植,加上这里日照时间长、气候温差不大、土壤条件又非常适宜发展小杂粮和马铃薯种薯繁育。”该局随即把这里确定为全县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加以发展。
通过两年多的推广示范,如今的墩梁村已被成片的小杂粮田地、集中的马铃薯繁育基地覆盖。村民用上自来水,做饭用上秸秆气化炉,拖拉机耕作机械进村,人均纯收入是3年前的3倍多。担任墩梁村10年党支部书记的杨卿,3年前种5亩地养家糊口。去年在农业机械帮助下,他和妻子两人种了50多亩地,收入12万元。目前,墩梁村已成为省、市、县共同确定的“一村一品”示范样板村。
通过“试点、总结、推广、开拓”的发展方式,神木县农业局先后在全县范围内建设完成1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和150个“一村一品”推进村。如今,3年时间过去了,南部的墩梁村,北部的袁家沟、西部的永丰、东部的西坬等示范村和推进村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典型和样本。
神木北边盛产煤炭,农业发展条件相对薄弱;南部是传统农业大镇,土壤条件好,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首选区域。经过多方论证,该县启动新村建设项目,把处于煤炭开采区的农民搬迁到新村居住,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南部农业乡镇,枣林区的农民发展红枣种植业和加工业,没有枣林的地方发展特色种养业,政府出资帮助建设养殖小区、种植基地、加工企业,并派遣科技人员入户开展科技扶农工作,争取实现“一年要上马、二年大发展、三年见成效”的目标。
神木农业绝大部分属旱作农业,2009年,神木县实施全县第一个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把小杂粮项目中的两项列为创高产项目,成功获得两项全国第一。如何让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真正起到示范作用,神木县农业局提出“466”百千万高产创建活动,即4个万亩高产示范区、6个千亩高产示范样板、6个百亩核心攻关田,并按照地域的不同,将这些项目分布在全县符合条件的乡镇。 (下转第七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葛蕃报道9月27日,陕西省何家塔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启动仪式在神木县举行,标志着何家塔煤矿矿建工作已接近尾声,正式验收投产指日可待。国家司法部煤炭管理局副局长严涛,省司法厅党组书记...
神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神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