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都峤山北洞天娑婆岩景区 隐遁高山深处 寻觅东坡足迹
曲折险要的石崖天梯。
都峤山北洞天娑婆岩谷幽道险、文化底蕴深厚,是都峤山群峰中最有灵气的山峰。
都峤山北洞天娑婆岩是都峤山八峰中最有灵气、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山峰,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骚客、达官贵人、佛道信众到此游览,积淀了浓厚的人文历史。
近年来,容县先后斥资7000多万元,持续完善旅游设施,建成了都峤山北洞天娑婆岩旅游区,进一步丰富都峤山风景区的景区旅游内容。日前,在该景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在北洞天的谷幽道险里,追觅大文豪苏东坡的足迹。
谷幽道险娑婆岩
娑婆岩位于都峤山八峰之中的中峰。奇峰突起,怪石嶙峋,悬崖深谷的山形地貌,使得攀上北洞天成为艰辛的旅程。为了便于游客登山体验,景区斥资修建一条直通峰顶的观光索道。我们在绿色的吊厢里,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山林间,一路俯瞰四周山峰的秀丽风光。
谷幽道险是大自然赋予娑婆岩的绝妙风景。构造运动和雨水冲刷造就丹霞地貌陡峭山崖的同时,形成了众多幽深的山谷,这些山谷深不可测,望不见底。但谷底下,皆有潺潺溪流,常年不息,绿树淹影,鸟语花香。
我们独独缺少了遇见云海的一份运气。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若在雨后登山,大概率会碰见翻滚的云海,与连绵起伏的群山相互纠缠,景观壮阔,几多人生写意。
沿着道路往前迈进,是地处中峰悬崖半空的望城阁。我们停下漫行的脚步,抬头便是似斧劈刀削的丹霞赤壁,山形险峻,气势恢宏。现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为了弘扬道教文化,特为都峤山题词“第二十洞天”,雕刻在崖壁上,成为都峤山特别厚重的人文景观。而遥望远方,容州的半城繁华尽收于眼下,若是天气足够通透,还能远眺铜石岭。
攀山者定然不会错过云顶天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来的石级,仅容得下半个脚板,攀之令人生畏。而当我们从零开始,一直登到山顶时,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如牛。在山顶,有一处可以远眺都峤山的大围顶,这是都峤山的最高峰,海拔743.7米,层峦叠嶂,巍峨挺拔。
若是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在这里候见日出,金光粼粼洒于悬崖峭壁,山峰便染上了金色,可谓是一大奇观。
娑婆岩不得不说的故事
险峻雄奇的都峤山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的先人,他们在都峤山留下了许多传奇和故事,使都峤山成为颇负盛名的人文胜景。其中最为令人乐道的故事,就发生在娑婆岩。如今,位于娑婆岩前方,新建的苏东坡雕像背书而立,远远眺望着山下的芸芸众生。
他曾在《都峤洞天》里说:“乞得纷纷扰扰身,结茅都峤与仙邻。”大文豪苏东坡为何对都峤山如此钟爱?
行文至此,不得不提及邵彦甫。他与苏东坡同乡,亦是同窗好友,同为北宋进士,为官期间被流放苍梧(今梧州),途中到都峤山,游至娑婆岩,并在此出家修道,是都峤山的名道士。宋神宗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被贬官,后被流放到琼州(今海南)。1097年,苏东坡经过容县期间,与好友邵道士一同在娑婆岩居住过数日,他们谈经论道、夜观星象,苏东坡有感而发写下传世诗作 “身如芭蕉,心如莲花。百节疏通,万巧玲珑。来时一,古时八万四千。此文出《楞言》,世未有知之者也。元符三年九月二十日,书赠都峤山邵道士。”
如今,我们仍旧能在历经千年岁月洗礼的岩壁下,看着昔日的墨迹,想象挥毫写下这幅文字的苏东坡是何等潇洒。后来,苏东坡获赦从琼州归来,再经容州时,邵彦甫便陪他下西江,离别时,苏东坡写下《送邵道士归都峤洞天》相赠。苏东坡两次经过容州,热情讴歌了风光景物,留下了醉人的文化芬芳,为容州文化增添独特的光芒。
归去不久,苏轼离于人世。他曾留下一首《自题金山画像》,来归纳自己漂泊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苍凉?亦或究竟意难平?若是读过《寒食帖》,或能在字里行间感受那一份苍凉多情。
此后的500多年,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都峤山盘桓了两天,写下了3000多字的游记,他曾来到都峤山腹地石背村,极想上娑婆岩一游,但因“岩高路绝,可望不可上”而留下深深的遗憾。
斗转星移,人文历史的积淀增添了都峤山的名重;不知何时起,民间流传着这样的偐语:“南山金戽斗,九曲十八扭,旗鼓前后有,铁旗把水口。” 而传言的“金戽斗”就位于北洞天。
但我们毕竟无意于寻觅“金戽斗”,只荒唐地把整日时光消磨在了都峤山。一位当地人告诉我们,即便走过庆寿岩、白鹤塘、娑婆岩,但我们所遇见的,未及都峤山的一半地方。
他带领我们爬上了大围顶的半山腰,用无人机俯瞰大围顶、二围顶、以及在网络上热传的飘首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足够惊叹。我们相信,掩藏于山野的奇观或会逐步揭开面纱,这足够令人期待。
新闻推荐
本报容县讯(记者/周珂通讯员/梁汉川)“真是太感谢司法局了,让我的诉求得到了解决,这是我特意送来的锦旗,以表达我真诚的谢意!”...
容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