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 惠及更多市民 目前全市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5553.7平方米

玉林晚报 2021-12-23 06:24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唐劲梅)记者从12月22日召开的玉林市公共文化创新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玉林市作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近年来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随着一批批各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建成和免费开放,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城市文明程度。

玉林“精神阵地”阵容不断扩大

在玉林城区,随着玉林市博物馆、市图书馆新馆、王力博物馆以及玉州区图书馆、福绵区图书馆和文化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投用,市民的业余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观看各类主题展览、参加各种文化主题活动、借阅图书以及体验各种高科技文化娱乐设施成为人民群众的休闲内容。

与此同时,容县新建成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广西华侨博物馆主体工程、装饰工程、附属工程也已完成;陆川县新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博白县投资3.8亿多元在客家书香小镇建设图书馆、客家文化博物馆、体育馆和王力书院,其中王力书院已建成开放,客家文化博物馆主体也已建成;兴业县总投资约1.9亿元的文体综合馆项目(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正在加快推进建设。

在村镇一级,全市共建成1325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9.4%,均配备有“一栋文化综合楼、一个篮球场、一个戏台、一个宣传栏、一支文艺队、一支体育队”;“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城乡社区均建有80平方米以上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室),并具备书报刊阅览、群文活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服务功能。

在玉林市文化基础硬件建设中,以企业、乡贤、社团、专业人士和民间文艺团队“五路大军”为代表的社会力量也发挥着重要力量。如陶瓷博物馆、南方黑芝麻博物馆、民国小镇、乡贤文化公园等系列文化旅游设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也成为玉林市文化旅游的一批“亮点工程”。目前,全市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5553.7平方米。

文化活动品牌呈常态化

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阵地在不断扩大的同时,玉林市也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服务文化活动常态化。包括对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程;为广大群众举办各类文艺演出、阅读、艺术排练、培训、义写春联、书画展等活动。

此外,北流市组织开展民间艺术小戏台“周周演”活动;玉州区依托57个“百姓大舞台”,指导文艺志愿队“天天练、周周演、月月新”,广泛开展广场舞大赛等活动;玉东新区依托“五彩田园”农业嘉年华广场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组织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等主题群众文化活动,文化活动常态化的实现,大大满足了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新闻推荐

消防队里来了特殊学生

▲容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参观应急消防科普教育馆。本报容县讯近日,容县消防救援大队迎来了100余名“特殊的小客人”,这些...

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