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梅江老桥:曾是玉林货物外运要道,哨兵专门护卫
老桥两头已经用铁栏护着
老桥至今保存完好
梅江老桥为钢砼双曲拱设计
在容县杨梅镇杨梅街村,至今保存着一条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石桥。这条石桥横跨杨梅江,长度达130米。整座桥的建筑材料以石头为主,桥面结构为钢砼双曲拱,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仍然坚固如初。因为是交通要道,大桥曾经有哨兵在桥两端设岗护卫。目前,梅江老桥已被容县文物部门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近日,记者和当地的村民一起走上这座与杨梅镇甚至容县城有着深情羁绊的老桥,探访它背后的故事。
曾是玉林货物外运的重要通道,有哨兵专门守卫
杨梅河是容县主要航道——绣江的重要支流。绣江源于北流峨石山,从北流民安镇高车村入容县境。经西山村,至石寨镇大荣村与支流杨梅河汇合,流经容西、石寨、容厢、容城、十里、浪水、自良七个乡镇,至石洞山出藤县境,至道家泗罗河(发源于石头镇)汇入,至滕城后汇人浔江,主干流县境内74公里,从容城溯北流陵城42公里,至藤县141公里,至梧州197公里。从杨梅河经绣江过西江出海,是当年容县华侨走向世界的主要交通方式。
史料记载,在上世纪50年代前,绣江航道水深超过1米,可通航30吨木帆船及小型机动客轮,上至北流,下达梧州。是容县主要运输水道,大宗农副土特产及日用百货经此出入,明清以前曾为水运驿道。其中杨梅河可航5吨小船艇至杨梅,上段至黎村可通竹筏。1955年珠江航运局曾对绣江进行一次疏治,其中就包括杨梅河。1958年,容县县政府为运铁矿石,专门组织群众对杨梅河进行扒沙清淤。
“杨梅河是当年容县乃至玉林的货物运往外地的重要通道,也是六灵公路的必经之道。”杨梅街村委会主任卢祥琪说,从陆川县和北流隆盛、大坡外等乡镇到容县,还有岑溪到陆川县都必走六灵公路,因为这是最近的线路,所以,梅江老桥当年非常繁忙。因为梅江老桥的重要性,当年在桥的两头还设有警卫亭,有哨兵专门守卫。
“M”字造型,气势宏伟
从杨梅街村委往杨梅河方向走30米左右,便来到了杨梅河的堤坝。初冬的杨梅河浅水潺潺,顺着江边的阶梯走下,往西望去,便可看到50米开外的梅江老桥。与之并排的新桥上过往的行人和车辆看得清清楚楚。
站在远处望去,梅江老桥像两个大写的英文字母“M”字,造型优美,气势宏伟。因中间有两个宽大的拱形桥孔,所以远望也有点像彩虹,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整条桥有四条柱子,柱子上面各有多个排洪孔,看上去像老桥的一只只眼睛,带着看透世事的深邃。杨梅江两岸长满了芦苇和狗尾草,遮掩住了老桥两头。
杨梅江的水很清,可以看到江中一块块被江水冲刷得发亮的石头。水流缓慢,轻风吹来,泛起小小的波浪,流向梅江老桥的方向,为这条年过半百的老桥增添了妩媚——50多年来,江水就这样与梅江老桥厮守相伴,它们像一对共患难的姐妹,互相鼓励着走向岁月的深处。
老桥当初设有路灯
为了体验一下老桥的魅力,记者跟随着杨梅街村支书梁国初和几位村民一起走上了梅江老桥。
老桥的两头已经用铁栏护着,禁止车辆驶入,但行人可以在上面行走。在老桥的其中一头入口处,横放着一根水泥柱子,上面刻写着“1968年”字样。“老桥建成的时间是1968年,这是当年的建筑工人特意刻写下来,以此纪念。”梁国初说。
老桥两边都有护栏。这些护栏即使是用现在的眼光看,也不显老旧过时。它的装饰显得活泼、耐看,每一段装饰都不尽相同。一些是花格子护栏,一些则是水泥板。花格子护栏的图案也不相同,有的是“8”字形的图案,有的是圆形图案,圆形图案里面还有一个“T”形的设计。可以看出,设计师当初建这条桥时,是当成了一件重要的作品来慢慢雕琢的。长长两排护栏显得形美,功精,韵深。同时,桥两边还设有路灯。这些路灯的灯杆是圆形的水泥柱子,约有3米高。不过直径很小,约在20厘米左右,显得非常精致,顶端还可以看到有两根钢枝,钢枝的顶端绕有一个圈圈。“那是当初装电灯用的。”梁国初说。
在老桥两边,还设有人行道。人行道要比中间的车道略高,旁边砌有一排小石蹲。护栏的另一边刻写有标语:“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万岁。”这些字体为楷体,端庄有力,清晰可见。
老桥藏着一个悲情故事
据梁国初介绍,原来在梅江老桥附近,曾有一个渡口,搭建有一条木桥,是杨梅街村的村民和附近六王、灵山等乡镇的村民过往的必经之路。但一遇洪水,这条木桥就会被淹没,只能坐渡船过河。有一次,灵山镇有一户人家娶亲,那天恰遇上下大雨,杨梅江里发洪水,娶亲的队伍只能坐船过河。没想到,之前从没发生过意外的渡船那天刚到江中央就侧翻了,新娘掉到了江中。娶亲队伍中两个年轻人跳下去寻找,结果三个人全部失踪。这个意外事件发生后,当地一位比较有名望的老人便倡议在杨梅河上建一座桥,以方便杨梅、六王、灵山等乡镇的群众出行。他的这个倡议一呼百应,得到了附近几个乡镇群众的支持。
“从1966年动工建设,到1968年建成,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梁国初说,那时没有大型机械,基本上全靠人力建造。而建桥用的几乎全是石头,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除了杨梅镇外,还有来自灵山、六王等乡镇的建筑工人,他们轮番作业,日夜施工。他听老一辈的人说,那时建桥的工人就住在现在的杨梅老圩,直到大桥建成,才搬离老圩。
一座老桥,是沧海桑田的历史见证。梅江老桥承载着当地居民的乡愁与记忆,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 (记者 王耀前周立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林冬冬通讯员封晓天)“现在我住进砖混结构的新房屋,就算遇上刮风下雨天气,也不用担心了。房子问题解决了,日子会越...
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