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在柳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城中区委员会 编

柳州日报 2020-05-17 09:46 大字

编者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城中区委员会编的《柳宗元在柳州》一书,近日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记录文史,图文并茂,描绘了柳宗元在柳州四年的为政、为人、创作、生活、思想情感等史实,同时也介绍了后人对柳宗元的追思、评价及柳州历代柳宗元文化现象。从酝酿、策划到编撰、出版,《柳宗元在柳州》用时三年多,孙代文、陈铁生、蓝天强、杨立晞、王培堃等柳学专家提纲执笔。从今日起,本报选摘该书部分内容进行连载,以让广大读者更好了解柳宗元在柳州的业绩和作为,理解柳宗元文化内涵,共同把柳州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得更加美好。

到柳题诗

入桂后,柳宗元在桂州(今桂林)北的望秦驿站中停了几天,一是休整一下,二是等从长安调到广西容州(今容县)任容管经略使(领14州60余县)的好友徐俊。在此因心情已放松,他亲自动手从一片竹林中开了一条直通钓矶的小径,想待好友到后与他一道去钓钓鱼、叙叙旧、散散心。大约是路途有阻吧,一连几天未见徐俊到来,而到任时间有规定,柳宗元无奈,只好离开。但他在驿站内留了一首诗《桂州北望秦驿手开竹径至钓矶留待徐容州》:“幽径为谁开?美人城北来。王程倘余暇,一上子陵台。”(这条幽雅的竹径是为谁开的呢?是为了等待贤德之朋友徐俊到城北驿站的。是想你依王命赴任的日程倘有余暇,我们一同到钓矶一游。)后汉严光字子陵,为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任其为谏议大夫,不受,归隐家乡富春山,后人称其钓鱼处为子陵钓台。

见不到友人,无法一吐衷肠,柳宗元带着些许遗憾,踏上到柳州的官途。

柳州在唐代只是315个州中的一个下州,那时的州分上中下三等,这是按所划州经济情况与人口数量来决定的,柳州是个偏荒的州城,州名他以前不是没有听说过,在永州时,便从桂管从事杜周士处听过柳州荛牧儿区寄的故事,知道那里环境恶劣,民风强悍,官法不到。那时就记下了柳州这个地名。从他知道要到柳州任刺史后,又专门去集贤殿书院查阅有关柳州的记载,可惜所记文字很简单,只知道唐初柳州领四县,有6684户、7637口,天宝年间领马平、龙城、洛容、洛封、象县5个县,2232户、11550口,元和十年(815年)农历三月,柳宗元与刘禹锡一路从长安南下,在衡阳分手后进入广西时,已值初夏,他明显感觉到气候与北方的巨大差别,这里已是骄阳似火,热气蒸腾,一路走来,尽管官道两旁也有高大的树木遮阴,但骄阳下的高温仍让他感到口干舌燥,呼吸急促,气喘吁吁。官道旁还多有野生疯长的藤葛,交缠于大树上,遮天蔽日,形成一片阴森的景象。更令人心惊的是,在藤阴树影中,不时可见大小蛇虺隐现其间或停挂于上。走水路时,只见两岸尽是高山,江流湍急,不时冲击着江中的礁石,发出巨响。事后,他曾作诗向友人记录这一历程:“回眸炫晃别群玉,独赴异域穿蓬蒿。炎烟六月咽口鼻,胸鸣肩举不可逃。桂州西南又千里,漓水斗石麻兰高。阴森野葛交蔽日,悬蛇结虺如蒲萄。”

柳宗元及家人等一行由水路逆江而上,历尽艰难,于农历六月二十七日到达柳州,船刚到岸,他不顾旅途劳累,与前来迎接的下属官员见过面后,便迫不及待地叫他们领路,一同登上码头旁的城楼。他要登上柳州城楼,一睹不知会在此行政多少年的城市面貌。柳宗元虽然对柳州的落后、荒凉早已耳闻,但登楼后的所见仍使他感到惊心:柳州当时有户口不过几千家,城垣缺圮,道路泥泞,渡船破旧,一出城即为芜野。极目远望,尽是荒芜的土地,星点分布、低矮简陋的民居掩映在一大片绿树中,他顿时产生一种如海天般空旷茫然的愁思。他目光无意识地朝着北方久久凝望,似乎想把对家乡的思念通过眼神和心电传递出去,然而却被重重远山、层层丛林隔断。虽然在乘船时已感受到江流的婉转,但登高后才确切领略到它的曲折多弯。此情此景,让他由然想起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的“肠一日而九回”之句。

南方炎夏的天气,有一大特点,那就是说变就变,刚才还晴和明朗、烈日当空,突然就阴云密布,狂风乱舞,甚至下了一阵密雨来,毫无定向的狂风把城楼下池塘中的水吹起阵阵皱纹,把水上的野莲叶吹得俯仰纷披,密集的雨点把攀满薜荔的城墙打得啪啪着响,真令人惊心动容。他猛地思念起一同迁调,分别到福建、广东任职的4位友人:大家来到的都是蛮荒之地,境况大概都相差无几吧。自京城一别,于今各自一方,以后互通音讯恐怕也不容易,更别说见面了。

面对当地严峻自然环境给视觉、触觉的冲击,一种忧郁加悲壮的感觉交集于心,柳宗元产生了要一倾心中所感的创作冲动。他回衙后,得知亲人们都因长期的旅途奔波而早早入眠。而柳宗元则诗情涌动,经反复打腹稿,于午夜时分挥笔完成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从诗句“岭树重遮千里目”中可知,当时柳州的森林覆盖率很高,而且植物种类众多。这从他的《柳州近治山水可游者记》中也可得到证实,他在文中记道:“(仙弈山)多柽、多槠、多员筜之竹,多橐吾。”其中柽又名观音柳或红柳,为落叶小乔木,槠为常绿乔木,员筜之竹为一种大竹,节长竿高皮薄,橐吾为多年生草名。在一座不高的山上就有多种植物杂处,可见不是人工栽植。

柳州植物繁茂的情况,到明清仍然存在,明崇祯年间大旅行家徐霞客到柳州,在登台山后一带,就见过一大片看不到头的竹林,竹林茂密得挡蔽了天空,沿着山麓生长,他由竹丛间慢慢踩出一条道来,他形容是有如走进一个上面成片翠绿的洞穴中。

到清代,柳州一带山中仍然有巨木参天,这情况连朝廷都知道。康熙要修北京太和殿,就派使者前来打探实情,当地百姓很害怕接这种皇差,纷纷哀告任柳州知府的江皋,极言采巨木的艰苦,江知府沉着应对,那天他亲自带上使者上山,只见巨木生长在陡峭的山崖上,下临深谷,爬行都十分艰难,别说砍伐了。山愈上愈险,使者心惊胆战,最后只好向江皋说,我们回去禀报,巨木无法采运就是了。柳州百姓在他的机智周旋下避免了一场灾难。

从清代起到今天又过了几百年,这种深山巨木,在柳州近郊山中是看不到了,我们只能从柳宗元的诗句中领略、想象柳州当时林木繁茂的情景。而诗中“江流曲似九回肠”一句,则高度概括了柳州的自然环境、江流景观,十分经典,成了古人题咏柳州的名句。

创作到柳州的第一首诗后,尽管将近凌晨,柳宗元仍余兴未尽,立即撰写了《谢徐柳州刺史表》,这是写给宪宗皇帝的。按惯例,每位由皇帝任命到京城以外为官者,到官后都要及时向皇帝上表,以示知遇、感激之情和对地方治理勤政为民的表态,此类官样文章,行文格式化,词语如同嚼蜡无趣无味。不过柳宗元却在这篇上表中,置入真挚感情,写得文采斐然。其中提到,他到任柳州后,“谨当宣布诏条,竭尽驽蹇。皇风不异于遐迩,圣泽无间于华夷。”(我虽然才干不足、能力有限,但一定竭尽全力认真、严谨地宣传、执行朝廷的命令、规定,让皇上爱民的春风,无论于近治还是僻壤,都能感受到一视同仁;不管是生活于中原的华夏子民还是居于边荒的夷人,一律享受到圣上的恩泽。)把他从进入广西开始,产生的深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通过书面形式向皇帝作了保证。 (1)

新闻推荐

一颗红心照亮脱贫路 记容县松山镇三合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甘坚

甘坚(右)入户代收芒编工艺品。“鸡30只、百香果0.08公顷、水稻0.17公顷……再核对一遍,千万不要弄错了,这可是关乎贫困户切身...

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