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织就绢纺梦想

西江都市报 2018-06-28 15:55 大字

鼻梁架着一副金属框眼镜,气质儒雅,笑容和善,这是年近八旬的徐天放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徐老曾任梧州市丝绸厂厂长、高级工程师,是最早来桂参与建设的技术专家之一。6月20日,记者拜访徐老,听他讲述当年的奋斗历程。

一腔热血支援广西建设

徐天放出生于上海的纺织世家,是地道的“老上海”。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这一年,就读于苏州丝绸工业学校的徐天放成为第二批丝绸专业毕业生。

刚练就一身技艺的热血青年迫切想干出一番天地,身为班长的徐天放更是热切期待到祖国急需而又最为艰苦的地方去。确认自己被派往广西后,徐天放马上起程,并带上全部生活用品做好了“攻苦食淡”的准备。个人命运与祖国需要如小溪汇入江海,这是人生旅途的重大抉择与转折。徐天放说,在乘船从南宁到梧州的两昼夜里,他的内心一直如江水般激荡:去支援广西建设,为国家开辟新天地出力!

徐天放来到梧州,分配到市第二工业局,负责技术安全工作,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语言不通。“当时我身边没有几个本地人会说普通话,经常得通过文字来交流。”徐老回忆起当初艰难的交流障碍,仅以一笑置之。

几经周折建起丝绸厂房

徐天放初到之时,广西的丝绸工业才刚刚起步,正计划在梧州建一间规模达五百台丝织机的丝绸厂,他被抽调去参加筹备工作。当时,中央多次派专家、技术人员来指导和协助筹建工作,这给了徐天放极大的鼓舞。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西的桑蚕生产情况,徐天放奔走于各地。“桑蚕调查必须详细,因为它是丝绸工业的原料。我当时去过北流、容县、平南、玉林等地考察,了解各个县种桑养蚕的情况。我还在长洲岛上住了好几个晚上,当时岛上种桑养蚕的环境很好,上海只可以养春蚕和秋蚕两造,而在这里可以养四造。另外,这里还种植木薯,它的叶子可以拿来喂蚕,木薯蚕丝可以拿来做丝绢,资源已经不是问题。”徐天放回忆说。此番考察,他心里有了底,并很快向上级递交了工作报告,成为广西提出发展绢纺业的第一人。1959年,梧州丝绸厂项目得到上级批复正式开始筹建。

然而好事多磨,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丝绸厂难以维持,只得把项目再次搁置。虽然经过两次上马两次下马,但徐天放一直没有想过放弃。1963年,经济形势好转,徐天放又开始招兵买马,谋划丝绸厂建设。梧州丝绸厂当时选址在龙新村,那里是一座山包,连路都不通,建设条件非常艰苦。徐老回忆道:“当时厂房的基建是通过各界群众义务劳动完成的,梧州人民众志成城的苦干精神让我十分感动。”徐天放和厂里的工人们凭着一股干事业的韧劲,终于在1964年建成广西第一家拥有120台丝织机及配套织印染的丝绸联合企业——梧州丝绸厂。

革新技术成就绢纺梦想

1964年,梧州丝绸厂建成第一年,人造丝产量就达到了几十万米。同时,该厂陆续试制成功被誉为“丝绸皇后”的提花丝绒及20多种丝绸制品,其商标“金翎”成为行业内的名牌,奠定了梧州丝绸在行业里的重要地位。徐天放参与研究的科技项目,有多项获得自治区级和梧州市级的科学进步奖,不但提升了产品的品质,也换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外,梧州丝绸厂还曾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广西区的重大活动制作过织锦。“当时我们制作向九大献礼的毛主席像就是我亲手挂线的。”徐天放自豪地说。

“从选厂址、开土方、建厂房,搞机械设备,到制造投产,最后还搞新品种开发,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遇到不会的就学,艺多不压身。”徐天放如此总结那段激情创业的经历。他认为,只有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通过学习自我提升,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曾有很多广东的企业邀请我去做顾问,但我都没有去,因为我的牵挂在这里。”徐天放说。一个甲子的风雨征程中,他早已认同自己是“老梧州”!

(杨苑君)

新闻推荐

关键词:央视频频来容县拍摄

小编说:近段时间,容县频频受到央视的关注,多个央视频道来容县拍摄,如3月开拍的《国宝档案——天下名楼真武阁》,到6月初拍摄马...

容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